Sightseeing

周邊景點

玉山國家公園位居台灣中央地帶,成立於民國74年4月10日,為我國第二座國家公園。區內崇山峻嶺,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百岳名山有三十座位處其中,有氣勢磅礡、雄偉壯麗者,有奇峰俊秀、自成風格者,美不勝收,為一典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全區以玉山主峰為中心,延及中央山脈南段部份山系,幅員遼闊,涵括南投、嘉義、高雄、花蓮四縣市,東起馬利加南山、南抵關山、西至楠溪林道、北達郡大山,面積105,490公頃,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同時並涵蓋台灣中南東三區各大水系的源頭,與下游民生息息相關。由於全園區自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直落至300公尺的拉庫拉庫溪底,氣溫隨著高度上升而遞減,形成溫帶、寒帶兩種氣候型態。除蘊涵有豐富的植物相外,另有豐富的動物及景觀等自然資源孕育其中。園區內豐饒珍貴的自然人文資源屬全民共享,這個環境最重要是給人們一個與大自然接觸的場所,做為心靈休憩、恢復生機的地方,也是留給後世子孫最美好純淨的樂土。因面積廣大分為四大區: 《西北園區》位於玉山園區西北側,包括新中橫公路、塔塔加、東埔、觀高、八通觀、玉山主峰及楠溪林道等地區。 《南部園區》位於玉山園區西南部,包括南橫公路沿線、梅山─天池─中之關─埡口、南橫三山及關山等地區。 《東部園區》位於玉山園區東南側,包括南安、山風、瓦拉米、大分及新康山等地區。 《高山核心地區》位為玉山園區東北部及中央地帶,包括大水窟、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塔芬山、馬西山等地區。而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新中橫-塔塔加遊憩區、南橫-梅山遊憩區、瓦拉米-南安遊憩區,分設四座遊客中心,提供各項媒體欣賞、諮詢及解說等各項服務。

同治十三年,日本藉口牡丹社番殺害琉球海難漁民,大舉進犯,清廷只得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交涉。事後,沈葆楨力主開山撫番,於是兵分三路,自北、中、南三線開闢道路通達東部。中路由林圯埔(南投竹山)經東埔、八通關,到璞石閣(花蓮玉里),於光緒元年(1875年)由總兵吳光亮率領飛虎軍,歷時十個多月完成,全長265華里(約152公里),即今所稱「八通關古道」。開闢此路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廣招內地漢人至後山(東部)開墾,以充實全島,防範外國人侵擾,但招墾工作成效不彰,對古道少加利用,軍工維護不繼,於光緒十七年緊縮台政後,撫番政策名存實亡,八通關古道便逐漸荒沒。之後歷經日人據台理蕃事業、布農抗日行動等事件,八通關古道訴說著清廷對台灣經營,見證漢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也象徵長達十八年連綿不斷的布農抗日行動的英勇事蹟,歷史也在八通關古道的一草一木中一一浮現。

拉魯島舊名為光華島,位在日月潭水庫中央。日月潭是台灣最受矚目的水庫湖泊型風景區,以拉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而得名。「潭中浮嶼」為日月潭勝景之一,浮嶼指的就是拉魯島。古時這地區為邵族人居住的地方,當時邵族稱之為拉魯島,到了西元1946年改名為光華島。在921地震中,日月潭水壩受損,使日月潭的水位下降了不少,光華島露出水面甚多,在島上發現一處邵族遺址,在邵族人的爭取下,終於在西元2000年將光華島正名為LALU(拉魯島),為邵族語「心中聖島」之意,拉魯島的地位也轉為邵族的祖靈地,不再讓旅客登臨踐踏,遊客只能由在島四周水域的浮橋棧道上,欣賞有關邵族文化展示和歷史發展的裝置。相傳Lalu島原是邵族人虔信祖靈存聚神聖的一座聖山,邵族人的「先生媽」,也就是女巫,擇定人選時,必須在黃道吉日到珠仔嶼(拉魯島)請示祖靈,得到祖靈的同意,女巫才得到資格,日後才能負起念咒語、主持祭典的重任。近來在島旁水域,也發現一塊日人留下的紀念石碑,簡介日月潭開發的歷史,頗具紀念價值。

台灣的水庫湖泊型風景區中應屬南投縣魚池鄉的日月潭最受矚目;全潭面積827公頃,湖面周圍約33公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而得名。日月潭的水源來自濁水溪上游,而濁水溪發源於合歡山,故日月潭的源頭為合歡山。最早日月潭只是個小湖泊,日治時代,為了發電所需,日人從濁水溪最靠近日月潭的武界處,攔砂截取濁水溪流水,修築了一條15公里長的地下水道,穿過水社大山進到日月潭,淹沒眾多小山丘,而成今之泱泱湖泊。由於台灣的水庫普遍利用溪流截堵成潭,水庫狹長,景觀單調,日月潭則是利用窪地注水成潭,水域由山巒環繞,層層相夾,水道蜿蜒紛岐,遠觀近遊,處處是景。由於它是國內少見的活水庫,水庫的水每日透過台電抽蓄發電循環使用,宛如活水,不但藻類植物不易滋生,水質透明度佳,故能繁殖肉質鮮膩的曲腰魚、奇力魚與潭蝦。很多書上用水沙連形容日月潭,事實上水沙連的範圍比現在日月潭來得大。「沙連」是以前平埔族人對內山原住民的通稱,內山為一連串多積水盆地群,日月潭湖泊即在其中,加水字於上,合稱「水沙連」,範圍相當於現在埔里、魚池、中明、水社、頭社等地。海拔748公尺的中高度,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的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唯能乘船遊湖、親近潭水,才能完全體會日月潭之晨昏美景。環潭公路:日月潭環湖一周,約33公里,過去僅有日潭公路,1995年9月間,月潭公路完工後,使日月潭環湖公路於焉完成,遊客可開車或騎機車,沿湖遊覽各個景點。環湖公路共設有兩處收費站:一在日潭,中信大飯店附近;一在月潭潭頭,即日月潭的最南端點。以日潭收費站為起點,順時針方向遊覽日月潭環湖上各景點,依序是文武廟、孔雀園、日月村、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

伊達邵舊名「德化社」、「化蕃社」,邵族主要居住於此,是日月潭邊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當年 蔣公最喜愛泛舟到這兒觀賞邵族山地歌舞,遂使該社成為日月潭重要的原住民文化園區。現德化社是邵族、泰雅族與漢族共居,村內有藝品店、餐廳與旅館等。每年8月15日前後,這裡的邵族會舉行盛大的祭典,屆時整族全員出動,遊客若選擇此時光臨,當可一飽邵族迷人的風情。此外,伊達邵(德化社)也是水社大山的登山口。毛王爺本名毛信孝,是少數受過日本教育的邵族人。民國38(西元1949)年蔣公來此時,毛信孝表現得很靈活,率族人在碼頭迎接蔣總統,表演歌舞娛樂,蔣總統對邵族部落組織並不清楚,遂以「酋長」稱呼毛信孝。但邵族本無酋長制度,真正頭目也非毛信孝。積極的毛信孝後來又組織邵族歌舞團,前往前線勞軍,聲名大噪,社會上乃出現「毛王爺」之稱呼,據毛信孝後人表示,「毛王爺」其實是蔣總統稱呼毛信孝的。如今,毛信孝的孫子仍居住在伊達邵(德化社),經營「毛王爺之家」藝品土產店,觀光客可去拜訪。

中部地區無論是風景、人文、交通或者是氣候等各條件,都是相當適合發展觀光事業的,其中獅頭山、梨山、八卦山三地風景迷人,又開發得早,配合『綠色矽島』的政策合併成參山國家風景區,也是台灣地區第一個採跳躍式設置的國家風景區。經營管理範圍包括原來的獅頭山、梨山和八卦山三個風景區,總面積七萬七千五百二十一公頃,遊憩資源多元而獨特。參山國家風景區未來的規劃建設和經營理念,將朝向「本土、知性、生態、永續」目標發展,以創國內優質的旅遊環境,並期結合民間參與、本土的地理特色、知性的文化資產和自然景觀等多方資源,營造出兼具有深度、廣度和永續經營的觀光產業。鳥類資源豐富的梨山,其中以山鳥、溪澗鳥為主。中、低海拔地區賞蝶期為6-9月,高海拔地區為7-8月,曙鳳蝶、大紅紋鳳蝶、雙環紋鳳蝶等都是此區的代表。另外,擁有紋面文化的泰雅族,其麻紡織工藝在原住民族中最為著名,漂亮又實用。八卦山可以見到許多的鳥類,如大冠鷲、綠繡眼、白頭翁、繡眼畫眉、粉紅鸚嘴、竹雞等,每年三、四月間更有數以萬計的灰面鵟鷹過境。八卦山的蝶類豐富,蝶群飛舞為八卦山頭更添幾分活潑氣息。另外,此區有許多斷層,由於地質作用的關係讓八卦山脈發生皺摺、斷層的作用而形成三家村斷層、南六分寮斷層、田中森林公園地理景觀、橫山斷層、名間斷層等。

舊名「手網地」,因地形如先民捕魚所用的手網撒開之狀而得名,山形似碧,故名涵碧山,又稱碧山,在先總統 蔣公行館設立後,才改名涵碧樓,三面環湖,從涵碧樓俯瞰,日月潭青翠的山巒、蜿蜒的湖岸以及湛藍的湖水,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涵碧樓步道乃指蜿蜒於整個涵碧樓的森林小道,步道穿梭於海拔750公尺至780公尺間,全長1.5至2公里,環抱涵碧山,蜿蜒緩行。海拔793.3公尺的涵碧樓(原蔣公行館)就在步道上,全程步行時間約一個小時。過去曾為管制區,蔣公小住時,常散步其間,或由步道下方的碼頭搭船至月潭,前往慈恩塔,至今步道下方仍可見碼頭與一崗哨站。涵碧樓步道坡度平緩,階梯處均以紅磚砌築,於綠林中更顯古樸典雅。步道兩側林木蒼蒼,樹流蓊鬱,常見五色鳥、山頭紅、繡眼畫眉等低海拔鳥類。由步道遠眺日月潭,水面如鏡,倒映朦朧山色,風光旖旎,堪稱一絕。

貓囒山緊依日月潭畔,步道入口處位於國光客運日月潭站斜對面,明潭國中旁,可通往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及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全長約 4.6公里。沿途環境清幽、視野展望極佳,可欣賞滿山遍谷的阿薩姆紅茶園、台灣杉林及日月潭全景。登頂並可遠眺九份二山及集集大山,是日月潭觀賞日出的最佳景點。行走此步道需要一點腳力,但因分成兩段,可依個人腳力與興致決定走半程或全程,沿線風光明媚。步道第一段是從登山口至半山腰的農委會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距離約 3.3公里,高度約從海拔 750公尺至 850公尺。沿途可欣賞日月潭特有的阿薩姆紅茶種稙區茶園風光,如果清晨上山,還可在茶改場廣場上欣賞壯麗日出景色。茶改場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建築,東洋味濃厚,博物館內展示阿薩姆紅茶發展史,可自由參觀。第二段是從茶改場至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距離約 1.3公里,高度從 850公尺至1005公尺。沿路遍植台灣杉樹,林相獨特,步道終點站為日月潭氣象站,是中央氣象局為收集全台不同海拔高度的氣象資料,在全台設立的四座氣象站之一,屬海拔第二高度測候所。其餘三站分別為陽明山竹子湖( 850公尺)、阿里山(2400公尺)與玉山(3800公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