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htseeing

周边景点

角板山公园又名「复兴公园」,位于角板山西南侧,占地极广,园内十数棵高大的枫树,在深秋时常以凄艳的枫红,引人驻足遐思。另外亦有古松巨树林立、老梅遍布,每到花季,园内一片粉红黛绿的花海,非常动人。园道中有蒋公及夫人手植的两棵合抱榕树。 为了替角板山增添艺文气息,与世界艺术大师接轨,桃园县政府于2003年邀请吴炫三等12位国际大师,在园区内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成为第一处世界级「雕塑公园」与公共艺术教育园地,由于雕塑作品十分具有创意,并融入当地景观,带动角板山的观光热度。

慈湖原称埤尾,因临百吉隧道出口又称为洞口,蒋介石善爱此地景致似故乡奉化,于1959年完成「慈湖行馆」,并为思念慈母王太夫人,于1962年改名为慈湖。1975年奉厝后改为慈湖陵寝,陵寝依山面水,坐北朝南,为仿四合院闽浙形式的砖造红瓦平房,左右圆洞门可至侧院,后方山壁设有一处防空避难所。 慈湖除了谒灵,最重要的观光点是仪队的换班仪式,每逢周末假日的卫兵交接仪式,最让国内外游客们喜爱,摄影机闪光灯总是闪个不停。慈湖游客中心位于前往慈湖谒陵的停车场旁,红砖平房外观,内部展示许多蒋公生前事迹图片,墨宝真迹与复刻衣物十分引人注目。而馆旁的展售中心,贩卖多种两蒋纪念品,尤其以最夯的Q版公仔及蒋夫人最爱吃的蜜梅糕等商品最受民众欢迎。 百吉林荫步道慈湖后面的百吉林荫步道原属慈湖军事管制区,在地方人士多方奔走,为促进地方观光事业,才于民国87年解禁开放。步道内多美丽景点,彩蝶飞舞自然生态丰富,很适合全家郊游登山的户外之旅,最高处还可眺望远山及尽览大溪全景。百吉步道坡度和缓,林荫浓密,彩蝶飞舞,最高处可眺望远山及尽览大溪全景。林相以次生林、原始林、竹林为主,自然生态相当完整,常见鸟种:黄嘴角鸮、竹鸡、灰喉山椒鸟、大冠鹫、台湾蓝鹊、山雀科及鸫科鸟类等,鸟况以冬季较佳。缓步怡然踏青赏景,全程仅约1小时,非常适合全家亲子行。步道途中又有叉路可通往溪洲公园、溪石亭、大艽芎古道,是徒步深入大溪之美最好的路线之一。 后慈湖发现后慈湖新月形的后慈湖发源于白石山上的小溪涧,原名「龙过脉埤」,为桃园农田水利会灌溉埤塘,蓄水面积为4,1076公顷,蓄水量有177,500立方公尺,灌溉面积达117,29公顷,主要灌溉地区为大溪三层地区。 1950年代,蒋介石行至百吉隧道口,因座车无法继续前进,改乘轿子,绕经慈湖地区,见此地景色近似故乡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留下深刻印象,直至1955年由板桥林本源家族提供慈湖周边19顷土地,作为兴建行馆用地,于1959年6月13日兴建「洞口宾馆」完成, 1962年10月更名为「慈湖宾馆」。1962年配合总统府疏散计画,经蒋介石指示购地,于后慈湖地区兴建防空洞作为战时指挥所,并兴建官舍,做为总统府秘书长、参军长、及副秘书长等办公处所,至1975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奉厝于慈湖,改称为「慈湖陵寝」,并设立慈湖陵寝管理处,负责接待管理服务等任务,后慈湖五栋办公室亦移交陵管处代管,至2007年11月移拨桃园县政府管理。 后慈湖现已无军事用途,经桃园县政府积极争取开放。 2007年11月,正式移拨桃园县政府,并着手规划整修开放等​​相关事宜,后慈湖长年为军事管制区,不受外界干扰,保留完整原林相与自然生态环境,提供民众另一个游憩的后花园。慈湖雕塑纪念公园 慈湖雕塑纪念公园由大溪镇公所设立于西元1997年,西元2000年2月29日举行园区首座铜像(高雄市捐赠)移置典礼迄今,已设置152座铜像。全公园内最大的是由高雄市捐赠的铜像,经过桃园县政府与大溪镇公所修复后于2008年4月5日重新开放参观,名为伤痕与再生,是全世界唯一为单一个人的雕像所设立之纪念园区。铜像中有大家熟悉的全身、半身像,多半由学校或机关捐赠,也有坐姿与骑马的塑像,每一座雕塑皆具艺术价值。整个园区以步道方式串联铜像的摆放位置,还有庭园造景及小桥流水,相当雅致。

在国内享有高知名度的大溪老街,主要范围涵盖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条历史街屋,不仅规模大,建筑外观与牌楼立面也保留得相当完整,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筑型式和台湾早期的传统商家店街并无二致,都是面宽窄、纵深长的深长形连栋店面住宅的「街屋」型式。 直到日据时代的1919年左右,因日本总督府执行等同现代都市计划的「市区改正」,和平路、中山路等街道依规划好的建筑线拆除部份建筑,当代居民就以牌楼立面来装饰门面,家家争奇斗艳,一时蔚为风潮。 平常住家主要以红砖牌楼立面搭配红砖屋,商家则以石材精雕欧洲风格的拱门梁柱和繁复华丽的浮雕图案,呈现出以巴洛克风情为主的立面牌楼。难能可贵的是,尽管河运没落,繁华变迁,这三条老街却能保留原貌。 中山路与和平路,更在「社区再造」的推动下,再次开启老街建筑的新生命,并结合大溪其他文化与历史的魅力,让大溪镇重回过去的风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