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htseeing

周邊景點

1938年,「台灣日日新報社」為紀念創立40周年,因此將其建在公會堂屋頂上的4吋折射式赤道儀望遠鏡及圓頂觀測台,捐獻給台北市役所。光復之後,公會堂為巿政府接收,就更名為中山堂,這就是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最早前身。之後,人類文化躍入太空時代,社會對天文知識之需求甚切,因為中山堂附近夜間光害嚴重,不適合觀測工作,於是經過規劃,決定將天文台設於圓山風景區內,於1963年啟用,並於67年興建天象館。之後,由於台北市人囗急速增加,原有的天文台規模太小,不敷使用。於是又開始籌備現在位於基河路的天文館。 天文科學教育館使天文教育從深奧難懂的紙上談兵轉化為平易近人的生活知識,藉由展示、視聽解說及觀測,用不同角度讓民眾能身歷其境,充分達到天文科學教育成果,奠定國人科學基礎知識。同時,也讓每位民眾皆能享受宇宙的奧秘。 宇宙劇場又稱為全天域電影,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可以使用360度全天域的方式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或是學習最新的科學知識。立體劇場則是利用美國艾渥克斯(IWERKS)公司大型特殊影片的雙併式立體電影機,配合精心規劃的寬大銀幕,一共有208位階梯式座椅,只要戴上立體眼鏡,即可感受到三度空間的臨場感,非常真實。天文圖書室中,收藏了國內外天文科學相關的書籍、雜誌及資料,是天文愛好者的天文知識寶庫。

士林夜市為台北市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以陽明戲院及慈誠宮為中心,包含了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等熱鬧街市集結而成,其中士林市場早在民國前二年即已興建,以各種傳統小吃聞名國內外,許多觀光客皆慕名而來,像是大餅包小餅、石頭火鍋或是士林大香腸等,更是已經成為美食地標,無人不曉。 由於夜市鄰近許多學區,故以學生為主要的消費族群,價格也比一般商店便宜許多,例如家具、衣飾、相片沖印店或寵物用品等,都有其集散的區域,『情人巷』中的精品店與冰店,更是吸引了不少當地學子以外的顧客前往。 士林夜市所含範圍極廣,在曲折巷弄內行走,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週末假日時前往,更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常見一家大小提著大包小包剛採買的日用品,嘴裡還塞著美味小吃,滿足之情溢於言表。

故宮收藏的文物珍寶,是舉世聞名的文化資產,從帝王收藏到全民共有,傳承有序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其收藏品的年代幾乎囊括了整個中華文化五千餘年未曾中斷的歷史,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博物院內65萬件收藏品中,大多數是昔日中國皇室的收集品,皇室的收藏則始自1000多年前的宋朝。 隨著數位科技廣泛應用在博物館的展覽或硬體設備,歷時三年的正館改建工程,於2007年2月改建完工後的新故宮,除了提供煥然一新的展覽手法之外,也增建了數位學習空間,如數位導覽大廳、多媒體放映室、多媒體兒童學習區等,同時持續推動「數位典藏」、「數位博物館」以及「數位學習」等計畫,營造一個無圍牆的博物館。而多樣化的餐飲服務、電影院以及文化商店等等,讓遊客不僅可以參觀古文物、欣賞新藝術,甚至為約會地點,視故宮為生活的一部份。 承先啟後,再造新局,改建完工的故宮不僅代表華夏歷史的傳承,展望未來更是與當代社會文化脈絡連結的新起點。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台灣第三座國家公園,也是台灣離都會區最近的一座國家公園,位於台灣北部。 陽明山並不是一座山峰的名稱,而是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的山區。在清朝時期,怕賊寇藏匿在樹林中,伺機盜取硫磺,會定期放火燒山,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故稱「草山」。1950年,蔣介石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原名草山的山區改名為陽明山。1962年,當時的台灣省公共工程局開始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初步規劃面積為28,400公頃,包括北海岸、觀音山與大屯火山群。【遊憩景點】 以大屯火山群為主的火山地型景觀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主要特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規劃有下列遊憩區: 小油坑遊憩區、冷水坑地區、大屯遊憩區、二子坪遊憩區、擎天崗地區、陽明書屋、林語堂故居、龍鳳谷硫磺谷遊憩區;以及需申請方可進入之三個生態保護區: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夢幻湖生態保護區與磺嘴山生態保護區。※陽明公園 陽明公園位於湖山路二段,夏季涼爽,是為台北地區的避暑勝地。 公園廣場邊有一直徑達22呎的巨型「花鐘」,,為陽明山最知名的地標之一。鐘面以綠草為底,其間栽植五彩繽紛的花卉。陽明公園全園遍植台灣原生山櫻花和多種日本櫻花以及梅花、杜鵑花、茶花、碧桃、杏花等花木,每年春季舉行的陽明山花季均能吸引滿山人潮,為全台最知名的賞花節慶之一。※冷水坑遊憩區 冷水坑的水一點都不冷,有40度C。相較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其他溫泉水溫,算是很冷的,所以稱做冷水坑。位在陽明山冷水坑停車場旁的牛奶湖,因池水含大量的礦物質,使池水呈乳白色狀所以被稱做牛奶湖。附近有海拔約860公尺的夢幻湖生態保護區,需申請才能進入,此生態保護湖區中生長一種台灣特有的水生蕨類「台灣水韭」。

雙溪公園因位於士林雙溪口而得名,面積約2公頃。公園由名景觀設計師胡國禮先生精心規劃。公園地形平坦,呈三角形,庭園設計採精緻造景,仿照中國庭園格局佈置。由入口進入可見圓形花台。深入公園,左邊有一人工池盡入眼中,而迴廊與池中心之亭、榭、曲橋、假山瀑布連結一氣。通過池心藉著拱橋的串連與池中假山、岸邊的松、柏、梅、含笑、桂花、蘇鐵、文殊蘭、鳳凰竹等,構成一中國式庭園空間。 而依時令變化,可見杜鵑、木槿、九重葛、鳳凰木、紫藤、夾竹桃、美人樹等時花展露季節風情。觀光局曾製作本園造景海報榮獲「北歐國際觀光展覽之首獎」。可見雙溪公園之美。 而雙溪公園也是通往本市各風景名勝及旅遊據點之樞紐:如東沿至善路往故宮博物館、中影文化城與東吳大學,甚者可至明德樂園、儷人瀑布,再深入到達內雙溪聖人瀑布。由中影文化城向南過自強隧道,可抵達劍潭古寺,再由大直至忠烈祠等地之後,進入市中心區。北可往仰德大道直上陽明山風景區,沿途有白雲山莊、陳氏墓園、文化大學、中山樓、陽明山國家公園、金山北海岸等。 相片來源:http://www.wretch.cc/album/lans作者:lans

位於故宮博物館旁的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成立於2000年。 民眾除了可以到故宮欣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亦可穿過至善園,到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觀賞源自於台灣本土之原住民文化。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是台北市政府興建的全國第一座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公園之整體樸素乾淨。表演廣場前有大理石製成的首門石雕,及兩座巨型原木騰柱。浮雕豎立的弦月弧形水池與象徵太陽的廣場相互呼應,日、月的造形象徵生命能量的源起,浮雕石柱展現泰雅、賽夏、邵、鄒、布農、魯凱、排灣、卑南、阿美、賽德克、噶瑪蘭、雅美、平埔等 13 個族群的特色。池塘區是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內最佳的休憩景點,池岸建造邵族建築造形的景觀涼亭,除了展現特殊建築風格,還能塑造水岸景觀及親水性的遊憩體驗。池塘周邊設有許多展現原住民文化的藝術作品,例如立體紋面石雕。園內有許多特色石雕、藝術作品,皆為原住民藝術家施造完成。 相片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ck-wang

士林官邸。原為蔣介石在台北士林的行館,位於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和福林路交界,前身為日治時代之「士林園藝試驗分所」,國定古蹟。這裡過去一直門禁森嚴,但現時已開放供遊人參觀,並時常有花卉展覽;每年舉辦的菊展、梅展、蘭展都是相當盛大的活動。 相片來源-http://www.taiwantravelmap.com/blog/blogser.php?username=joewu相片來源2-http://tw.myblog.yahoo.com/yan9436/、http://album.blog.yam.com/peco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