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htseeing

周邊景點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處台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台灣大門,西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境內除淡水河口狹小平原外,泰半為大屯山陵所被覆。今日的淡水區,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甚至是整個北台灣。關於「滬尾」這個名稱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原居於此的凱達格蘭族語之音譯;一說認為淡水從前有許多捕魚的石滬,在石滬尾端的村莊自然就叫「滬尾」了。而隨著港口的日漸發展,「淡水」的名稱也逐漸取代了「滬尾」。商旅船舶的熱絡景象雖已不再,但走在淡水街道上,一座座洋式、閩式、日式的舊建築,彷彿都在訴說著小鎮的悠悠往事從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進佔、西元1642年荷蘭人入侵,歷經清政府的統治,以及日據時代的歷史舊事。拜訪淡水,徒步悠遊是不錯的賞玩方式,中正路、真理街、重建街、三民街、清水街一帶,最能展現老街古風及各時期建築特色。遊客可搭乘往返淡水、八里及淡水、大稻埕間的渡輪,淡水河風情,盡收眼底。一般所說的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帶(從渡船碼頭附近到與中山路交會口路段),含其周圍鄰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老街上零星可見一些局部保留舊建築趣味的屋舍,加上古董藝品店林立,更顯其古樸風味。沿街可欣賞精雕細琢的石藝、木雕作品,店家細心收藏多年的古董文物,飄逸優雅的詩詞字畫,以及各色裝飾藝品。看河、觀山、坐船,古老的遊趣一直延伸到現在,因有淡水河、渡船頭、漁人碼頭等景點,加上捷運的便利,讓淡水老街的媚力無人能擋。

紅樹林展示館/紅樹林保護區捷運紅樹林站二樓設有「紅樹林展示館」,以圖片、多媒體等展示方式介紹水筆仔奧妙有趣的「胎生」過程,以及保護區內鳥、魚、蝦、蟹等構成的生態網路。透過館內大片玻璃窗,可遠望介於淡水、竹圍間這片世界最大的水筆仔林相。出紅樹林站後,沿外竿蓁林的50號巷子進入,即可來到紅樹林沼澤區。有招潮蟹、彈塗魚等活耀其間,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還有鷺鷥類、鷸類等水鳥,可說是豐富而便利的自然生態教室。紅樹林自行車道沿著淡水河濱的自行車道長2.5公里,只有行人及腳踏車才能進入,通往紅樹林捷運站的路夾在一片蔥蔥綠意中,牆上掛著學生畫作,地上石板棧道拼貼了創意可愛的自行車圖案。一邊是綿延無際的海岸和濃密的紅樹林,一邊是疾駛如風的捷運,行在其中,山光水色盡收眼底。自行車道沿線設置觀察停留平台,不時可見小白鷺、招潮蟹、彈塗魚的身影,除了體驗河岸好風光,還有解說牌認識自然生態。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紅毛城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蹟建築。1629年西班牙人侵略淡水,為鞏固其在北台灣的殖民事業,遂在此建「聖多明哥城」為基地;1642年,荷蘭人驅逐了西人,在舊址重建該城,當時稱荷蘭人為「紅毛」,因此「紅毛城」之名也沿用至今。1867年為英國所租借,乃大肆整修,並在東側建「英國領事館」,做為官邸。領事館的紅色拱廊、綠瓶欄杆,與紅毛城相互輝映,增色不少。紅毛城一直到1980年,才由我國收回接管,並評定為一級古蹟。由此俯視淡水河,形勢險要,「戌台夕照」素為淡水八景之一,集古蹟與勝景於一處。遊罷紅毛城,若時間充裕不妨到對面咖啡館或庭園餐廳小坐片刻。此區位在河堤公園上方,坐在小館中,悠閒的啜飲一杯咖啡,或品嚐海鮮,欣賞眼前淡水河口、觀音山景的自然風光,真是一大享受!

淡水漁人碼頭木棧道,位於中正路往沙崙海水浴場方向的漁人碼頭,因交通便捷,且佔地幅員遼闊、設施規畫良好,是政府相關單位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進而成為淡水新興的觀光景點,每於假日遊人如織。同時此地碼頭有唯一市政府核准許可民間經營的觀光遊艇,假日固定航次遊淡水河以及夏季出航從事以港對港的藍色公路之旅(淡水-富基漁港-野柳),沿途可在海上欣賞淡水河海交匯及北海岸風光。

新北市政府在淡水老街後方1.5公里的河岸完成景觀工程規劃,展現河岸空間的整體意象並定名「金色水岸」。沿著淡水河畔散步可以看見岸邊的商店街道整理得煥然一新,各式有趣的商店林立。坐在河畔的歐式咖啡店喝杯咖啡,遠眺對岸的觀音山、出海口,寬廣的視野令人心曠神怡。若搭快速遊艇到漁人碼頭,可見沿岸中西交融的特殊印記,加上18處淡水古蹟的風華重現,水鄉風情必定讓印象加深。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位於昔稱的「砲臺埔」地區,為淡水河口數來第二個山崗位置的至高處。1860年代淡水開港通商,這裡成為洋人在淡水經商、貿易、居住的主要地區,當時興建許多異國風貌的建築,而小白宮即為其中的一棟,屬於殖民地式建築。 殖民地式建築之特徵有抬高地基、四周有類似迴廊之 Verandah(涼台)的設置、落地門窗、煙囪等等。在地人習慣由房屋外觀的顏色為西式建築命名,由於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室內外皆漆成白色,因而被在地人暱稱為「小白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