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EV+
艋舺清水巖,全名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為一座受道教、臺灣民間信仰影響極多的佛教祖師廟。除主祀宋代高僧清水祖師外,並陪祀天上聖母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地藏菩薩、至聖先師、魁星星君及福德正神等眾神祇。
艋舺清水巖是台北市定古蹟,
它與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
也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青山宮合稱為「艋舺三大廟門」
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臺北盆地周圍早期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而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故大臺北地區祖師廟林立。
艋舺清水巖與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瑞芳祖師廟,稱為「大臺北四大祖師廟」
-
俗稱艋舺祖師廟,是主祀宋代高僧清水祖師的市定古蹟,與龍山寺和保安宮並稱「台北三大廟」,興建於1787年(乾隆52年),已經有200多年歷史了!入口被周圍違建包圍,走進廟門會發現別有洞天,非常美麗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一座佛道混合寺廟!後殿有間房間專門介紹祖師廟的歷史,很推薦去看看。
除清水祖師外,還陪祀天上聖母、關聖帝君、文昌帝君、地藏菩薩、至聖先師、魁星星君及福德正神等眾神祇。
來祖師廟一定要看檐廊兩側的「南極仙翁」及「麻姑獻壽」磚雕,是臺灣現存落款(1817年)最早的磚雕作品;另外現存各殿棟架是1867年重建,此後屢經翻修都大致保持當年原貌,木結構建築幾乎為原物,拜殿還有一對1868年(同治7年)所立蟠龍石柱。
艋舺清水巖座東朝西,占地約2000坪,原有三殿完整格局,後殿因火災倒燬,現存為面闊七開間兩進兩廊兩護龍「七包三」形式的建築,兩殿間以左右廊相連中庭,兩側護龍則以過水廊連接正殿。建築方面,前殿採「二通三瓜」的棟架,檐口下的木雕由知名木雕匠師黃龜理執刀,正殿是由郭塔所設計興建。
-
台北市三大古廟。
歷史悠久,主祀清水祖師,福建安溪人。
北部就有四大祖師爺廟,民間信仰中心。
後方還保留一些舊石柱等,很值得一看。
-
奉祀清水祖師的名廟
尤以落鼻祖師最富盛名
廟內另懸有皇帝御匾
也是清時「頂下郊拼」史事的場景之一
-
好溫馨、好有趣的古蹟廟宇,完整保留了清末的建築樣式,日治時期也沒有加上太多修改(皇紀兩千六百年的石圍籬、八紘一宇匾額而已,八紘一宇相關的東西在台灣倒是第一次看到),還看到了大名鼎鼎的落鼻祖師
-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台北市的三大廟門,為第三級古蹟。有來到西門町時是不錯的拜拜地點。旁邊還有很多台灣最有名廟口美食小吃喔。
-
感覺得出來用心維護
不過近兩次到訪周圍好像都還在翻新/整修
期待之後的新樣貌(?)
旁邊一家生意很好的小吃
超多外國人
也能來隔壁了解我們🇹🇼的其他文化🥰
仔細看🧐建築好美,都是細節
本處設有文昌殿
希望靈驗喔(目前過關斬將中,已經很靈驗很感恩)
(雖然我不太知道怎麼放准考證比較妥當,如能設個准考證放置處讓考生寄託心靈那是最棒的🙏)
殿外牆上已經有一些紅色榜單
都是神明保佑的優秀人才
(不過我很好奇廟方怎麼知道的,是考生主動分享喜訊嗎🤣🤣)
好像已經沒有在燒紙錢
很支持這類環境維護意識不斷進步
既傳統又文明
感謝您們🫡
-
這個廟很先進,還有自動香火點燈機,不過周遭還可以再優化,後面的停車場都沒有用到,是個有潛力的景點
-
三峽清水祖師廟是台灣宗教文化中的瑰寶之一,無論從建築藝術、歷史意義、文化內涵還是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這座廟宇都值得一一細細品味與讚賞。以下將從不同方面說明清水祖師廟的獨特價值與亮點。
一、建築藝術之美
三峽清水祖師廟以其精緻的建築與雕刻藝術聞名,被譽為台灣傳統廟宇建築的經典之作。廟宇內外的木雕、石雕與彩繪無不展現了工匠的巧奪天工。尤其是以清水祖師廟的大門、樑柱和屋頂的雕刻最為出色,無論是飛天仙女、祥龍瑞獸,還是歷史故事情節,都刻畫得栩栩如生。這些雕刻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也為後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藝術遺產。
二、歷史意義深遠
清水祖師廟的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作為三峽地區重要的宗教中心,它見證了當地的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廟宇的多次重建與修復,更是展現了民間對清水祖師的虔誠信仰與對文化傳承的重視。清水祖師廟不僅是宗教的象徵,更是地方歷史的活見證,每一塊磚瓦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故事。
三、文化內涵豐富
清水祖師廟除了是供奉清水祖師的地方,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活動場域。廟內每年舉辦多場傳統節慶活動,如祖師聖誕、迎神賽會等,吸引了大批信眾與遊客參與。這些活動不僅延續了傳統民俗,也增進了地方居民的凝聚力,讓人們在祭拜祖師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活力與溫度。
四、宗教信仰的核心地位
清水祖師被廣泛尊奉為庇護信眾、驅邪治病的神靈,在台灣擁有深厚的信仰基礎。清水祖師廟不僅是信仰中心,也是信眾心靈的寄託之所。每逢廟會期間,善男信女們虔誠參拜,求籤問卜,祈求平安順遂。此外,廟內的香火鼎盛,常年吸引海內外的遊客與信徒,充分展現了祖師信仰的普世性與廣泛影響力。
五、地方經濟與觀光的推動力
三峽清水祖師廟不僅是宗教聖地,更是地方觀光的核心地標之一。每年前來參拜與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為三峽地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廟旁的老街更成為旅遊亮點,讓遊客在感受宗教氛圍的同時,也能品嚐美食、購買特色手工藝品,體驗在地文化與生活。
六、教育與文化傳承
清水祖師廟作為文化與宗教的結合體,也是教育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廟方常年舉辦文化講座、傳統技藝展示等活動,向年輕一代傳遞傳統文化與宗教信仰的重要性。這種文化傳承的努力不僅讓更多人了解祖師廟的內涵,也為保存台灣傳統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
七、環境與氛圍
三峽清水祖師廟的環境優美,整體氛圍莊嚴而寧靜,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靈的平靜與安寧。廟內的香火
-
三峽清水祖師廟是台灣宗教文化中的瑰寶之一,無論從建築藝術、歷史意義、文化內涵還是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這座廟宇都值得一一細細品味與讚賞。以下將從不同方面說明清水祖師廟的獨特價值與亮點。
一、建築藝術之美
三峽清水祖師廟以其精緻的建築與雕刻藝術聞名,被譽為台灣傳統廟宇建築的經典之作。廟宇內外的木雕、石雕與彩繪無不展現了工匠的巧奪天工。尤其是以清水祖師廟的大門、樑柱和屋頂的雕刻最為出色,無論是飛天仙女、祥龍瑞獸,還是歷史故事情節,都刻畫得栩栩如生。這些雕刻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也為後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藝術遺產。
二、歷史意義深遠
清水祖師廟的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作為三峽地區重要的宗教中心,它見證了當地的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廟宇的多次重建與修復,更是展現了民間對清水祖師的虔誠信仰與對文化傳承的重視。清水祖師廟不僅是宗教的象徵,更是地方歷史的活見證,每一塊磚瓦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故事。
三、文化內涵豐富
清水祖師廟除了是供奉清水祖師的地方,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活動場域。廟內每年舉辦多場傳統節慶活動,如祖師聖誕、迎神賽會等,吸引了大批信眾與遊客參與。這些活動不僅延續了傳統民俗,也增進了地方居民的凝聚力,讓人們在祭拜祖師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活力與溫度。
四、宗教信仰的核心地位
清水祖師被廣泛尊奉為庇護信眾、驅邪治病的神靈,在台灣擁有深厚的信仰基礎。清水祖師廟不僅是信仰中心,也是信眾心靈的寄託之所。每逢廟會期間,善男信女們虔誠參拜,求籤問卜,祈求平安順遂。此外,廟內的香火鼎盛,常年吸引海內外的遊客與信徒,充分展現了祖師信仰的普世性與廣泛影響力。
五、地方經濟與觀光的推動力
三峽清水祖師廟不僅是宗教聖地,更是地方觀光的核心地標之一。每年前來參拜與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為三峽地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廟旁的老街更成為旅遊亮點,讓遊客在感受宗教氛圍的同時,也能品嚐美食、購買特色手工藝品,體驗在地文化與生活。
六、教育與文化傳承
清水祖師廟作為文化與宗教的結合體,也是教育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廟方常年舉辦文化講座、傳統技藝展示等活動,向年輕一代傳遞傳統文化與宗教信仰的重要性。這種文化傳承的努力不僅讓更多人了解祖師廟的內涵,也為保存台灣傳統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
七、環境與氛圍
三峽清水祖師廟的環境優美,整體氛圍莊嚴而寧靜,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靈的平靜與安寧。廟內的香火
-
三峽清水祖師廟是台灣宗教文化中的瑰寶之一,無論從建築藝術、歷史意義、文化內涵還是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這座廟宇都值得一一細細品味與讚賞。以下將從不同方面說明清水祖師廟的獨特價值與亮點。
一、建築藝術之美
三峽清水祖師廟以其精緻的建築與雕刻藝術聞名,被譽為台灣傳統廟宇建築的經典之作。廟宇內外的木雕、石雕與彩繪無不展現了工匠的巧奪天工。尤其是以清水祖師廟的大門、樑柱和屋頂的雕刻最為出色,無論是飛天仙女、祥龍瑞獸,還是歷史故事情節,都刻畫得栩栩如生。這些雕刻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也為後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藝術遺產。
二、歷史意義深遠
清水祖師廟的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作為三峽地區重要的宗教中心,它見證了當地的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廟宇的多次重建與修復,更是展現了民間對清水祖師的虔誠信仰與對文化傳承的重視。清水祖師廟不僅是宗教的象徵,更是地方歷史的活見證,每一塊磚瓦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故事。
三、文化內涵豐富
清水祖師廟除了是供奉清水祖師的地方,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活動場域。廟內每年舉辦多場傳統節慶活動,如祖師聖誕、迎神賽會等,吸引了大批信眾與遊客參與。這些活動不僅延續了傳統民俗,也增進了地方居民的凝聚力,讓人們在祭拜祖師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活力與溫度。
四、宗教信仰的核心地位
清水祖師被廣泛尊奉為庇護信眾、驅邪治病的神靈,在台灣擁有深厚的信仰基礎。清水祖師廟不僅是信仰中心,也是信眾心靈的寄託之所。每逢廟會期間,善男信女們虔誠參拜,求籤問卜,祈求平安順遂。此外,廟內的香火鼎盛,常年吸引海內外的遊客與信徒,充分展現了祖師信仰的普世性與廣泛影響力。
五、地方經濟與觀光的推動力
三峽清水祖師廟不僅是宗教聖地,更是地方觀光的核心地標之一。每年前來參拜與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為三峽地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廟旁的老街更成為旅遊亮點,讓遊客在感受宗教氛圍的同時,也能品嚐美食、購買特色手工藝品,體驗在地文化與生活。
六、教育與文化傳承
清水祖師廟作為文化與宗教的結合體,也是教育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廟方常年舉辦文化講座、傳統技藝展示等活動,向年輕一代傳遞傳統文化與宗教信仰的重要性。這種文化傳承的努力不僅讓更多人了解祖師廟的內涵,也為保存台灣傳統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
七、環境與氛圍
三峽清水祖師廟的環境優美,整體氛圍莊嚴而寧靜,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靈的平靜與安寧。廟內的香火
-
哈利團11-15從西門站集合訪艋舺區各宮廟,首站艋舺天后宮艋舺媽祖香火鼎盛,人們虔誠拜媽祖世代依然。清水巖清水祖師,廟埕大,歷史久,可能年代久遠失修,香客不多。青山宮靈安尊王於11-20/22三天青山王文化祭,有青山王暗訪,正日遶境,艋舺地區的文化盛。龍山寺觀音菩薩道場,台北城信仰中心,外國人來台必訪勝地。旁邊的巷有草药店青草茶,經濟實惠,內行人的最爱。地藏王廟金碧輝煌,廟小神靈大,海口腔的大媽可能中南部北嫁或北漂到此,台灣真的很小,信仰虔誠。
-
艋舺廟門四天王
舺廟創校傳書香
清代建築古蹟藏
水清即是清水相
巖祖蓬萊落鼻揚
-
保存著清朝同治年間的精細石雕、磚雕及木雕,非常美!
-
於20240518在保長坑福德祠博茭時,主神知道今日行程有到艋舺,推薦來走走的廟宇。廟體保有原有的古香(清代),與四周的大樓呈現一個反差感,鬧中的一片安寧,可短暫沉澱身心靈,在外受訓,清水祖師的法相給人有如長輩般的慈眉善目,看著你關心著你,瞬間讓人有安全感。有來艋舺如時間不趕,可繞來拜拜或參觀,也是一種選擇與體驗。
-
在2024年3月26日-5月12日在廣州街101號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有艋舺祖師廟特展,歡迎大家前往參觀!請事先確認閉館時間,以免白跑一趟喔!據傳在危難發生前佛像鼻子會掉下來警示,因此清水祖師被暱稱為(落鼻老祖)!農曆落鼻老祖單月在淡水祖師廟,雙月在艋舺,農曆五月淡水大拜拜,故五月在淡水六月在艋舺,多來幾次無妨,無論你在哪裡,老祖都與你同在。
其實高中時每天下課走到萬華火車站搭62路公車回三重,都會經過康定路上的清水巖祖師廟,但四十年後因為Google map,因為從大稻埕商埠舊址碑了解(頂下郊拼)>老松國小前的(蓮花池舊址碑)>然後目光轉移到了清水巖祖師廟,第一次來是下班,廟門已經關閉,後來白天又造訪了2次,有計劃想把寺內柱子上的對聯紀錄下來,應該要來很多次吧!!
清水巖祖師廟祖廟在泉州安溪蓬萊,今祖庭仍存,為南宋清水禪師修行所在,安溪清水巖的蓬萊殿即奉祀清水祖師。安溪不靠海靠武夷山,有中國茶都之稱,移居艋舺的安溪人也多以製茶為業,清水巖祖師廟始建於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平靜過了一甲子,在三邑人(惠安/晉江/南安)與同安人的爭端中(頂下郊拼1853年)安溪人想保持中立,因古時蓮花池沼澤地難於進攻,卻在三邑人強硬的威脅下向北強行借道並燒毀清水祖師廟,三邑人事先允諾重新建廟,事後卻反悔,交涉後僅捐一對龍柱敷衍,祖師廟經過籌款遲至於1867年開始整修,至1875年(清德宗光緒元年)才完工; 隔年1854年艋舺發生瘟疫,惠安人迎靈安聖王驅疫,於1856年建青山宮;而同安人敗走大稻埕,忍辱負重,開創大稻埕商埠盛況,而今都是滄海桑田,人們從中學會了什麼?
從康定路的素雅莊重的牌坊走進來左手邊有臺北市文獻會立的石碑介紹,經過狹長的廟道就到廟埕了,廟道的兩側都是商店的尾門(據說是違建佔用廟埕?),商店門面向著長沙街與貴陽街,清水巖祖師廟也是北臺灣僅見保留咸豐同治時代風格的建築,殊為難得。主殿供奉清水祖師,右為關聖帝君左為天上聖母,廟中有許多年代久遠的匾額、石柱對聯與臺灣現存落款年代最久的(南極仙翁)與(麻姑獻壽)磚畫,其中(功資拯濟)一匾,因中法戰爭中(清水祖師)神威助戰,故光緒帝御製贈匾,此事還引起淡水祖師廟與艋舺祖師廟的紛爭訴訟,此外還有臺灣鎮總兵章高元獻匾:(佛化蓬萊)右護龍重建文昌殿、地藏殿陸續完成中,左護龍則是財團法人辦公室所在。
後殿在1940年火災後至今未重建
-
2024年二月中旬過後的某一天路過來此,因為是上班日,人煙稀少,格外寧靜,歷史廟宇,對面已是現代住宅大樓,古今相視。
此地曾為中山女中與成功高中舊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