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大樓

景點位置

地址:基隆市文昌里港西街6

電話:02-420-6570

評價

3.9
  • 5/5
    2025/08/10
    這個建築物很特別,有時代歲月的刻痕、但是又不退流行,當年建造的人很有眼光,藝術含量非常濃厚👍
  • 5/5
    2025/08/03
    這棟建築為日治時期,自1934年落成的地標建築,為集中港務機構而建,設計上結合流線型圓弧外牆與科學排水,見證過戰爭與颱風依舊屹立。大樓內部現為關稅局及港務局辦公,外觀可近距離欣賞,並保有日本時代獨特的垂直郵筒。作為基隆市重要的歷史建築,適合對近代建築和港口歷史有興趣的遊客探訪(建議主要於外觀欣賞,部分區域為辦公用途)。 設計師為鈴置良一。其建築特色融合了現代主義與海洋意象,具有以下幾個主要風格與特色: 流線型圓弧造型:建築轉角部分採用圓弧設計,使外觀呈現流暢、輕盈的曲線感,體現流線型建築風格,強調建築的自由度與動感。 海洋元素:設計中融入船隻元素,如煙囪形挑高樓體、船窗般的半圓形窗戶、甲板護欄等,充分展現港口及海洋主題,極具海洋風情。 簡約現代美學:外觀減少多餘裝飾,利用水平飾帶和連續開窗營造簡潔明快的工業設計感,建築量體強調水平線條,具現代主義風格。 材質運用:外牆以紋面磚為主,腰迴處使用花崗岩,大廳玄關採用大理石和陶瓦,細節與裝飾結合功能與美觀。 結構與防災措施: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及十字梁柱耐震結構,設置耐震壁;每層設排水溝、地下室設排水泵浦,因應基隆多雨多颱風的氣候,提升防洪防災能力。 內部細節:室內有簡化的西方柱式裝飾,郵筒設計獨特,是全台唯一仍使用的日本時期郵箱,並有精緻的花草與幾何線條裝飾,重要空間甚至以鳳梨紋樣作為五金飾件,展現在地特色與文化符號。
  • 4/5
    2024/12/11
    非常優秀的無障礙設計 正門沒有斜坡 這棟大樓有百年歷史了 所以對內裝不要有太大要求 唯一就是電梯很廢 空間那麼大 五個人進去就開始叫 (正常身材平均不到60公斤的人
  • 5/5
    2024/11/03
    舊稱基隆港合同廳舍,完工於日治時代的1934年,曾與一旁的陽明海運舊廈獲選為基隆市歷史建築十景之一、以及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的第80名。興建目的是要將當時散置於基隆港各處的11個港務機構集中起來以便利港務運作,如基隆稅關、臺北州港務部等等。 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後,於1947年改稱「海港大樓」。目前仍有許多基隆港相關港務機構在此辦公,主要由基隆港務分公司及基隆關使用,並於2003年由基隆市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
  • 4/5
    2024/08/20
    基隆十大歷史地景!台灣百大!
  • 4/5
    2024/04/16
    基隆港海港大樓(原基隆港合同廳舍)建於1934年,轉角弧形類似船首以及頂端圓柱瞭望塔造型,充滿港都環境意象,相當耐人尋味。
  • 4/5
    2024/04/11
    "1930年代留下來的日式建築,主体保存相當完整,內部為港務局北部航務中心,氣象站,關務署辦公室,己變更很多。基隆市政府在基站火車站地區都更,特別將這些建築保存。
  • 5/5
    2023/11/27
    建於1934年,二次大戰沒有被摧毀,有歷史性建築,以前基隆火車站被拆很可惜,這些建築是基隆港的歷史寶貝。不可以改建,以後可當博物館,代表基隆港的文化。
  • 5/5
    2023/11/27
    建於1934年,二次大戰沒有被摧毀,有歷史性建築,以前基隆火車站被拆很可惜,這些建築是基隆港的歷史寶貝。不可以改建,以後可當博物館,代表基隆港的文化。
  • 4/5
    2022/09/12
    原名「基隆港合同廳舍」(1934,昭和9年),就是各港務機構的聯合辦公樓,已登錄歷史建築(2003),鈴置良一設計及監造。建築最上層為戰後增建,地下室外圍開挖水道供內排水及採光通風之用。目前仍維持其綜合港務辦公機能,雖無法開放作為博物館,但也算適得其所。值得一提是本棟六、七樓為交通部基隆氣象站,乃台灣本島最北端的天氣觀測站。
  • 4/5
    2022/06/19
    曾經是很美的建物,外牆的13溝面磚被塗滿油漆,很可惜,希望有一天能修復回以前的樣子。內一樓大廳有一個郵筒,可以連通每個樓層,信件可以直接透過管道滑入郵筒。
資料來源由Googl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