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好眷村
機車好停車.
場地空間大.
可惜感覺眷村文物有點不夠多..
少了很多氛圍
-
當天早上和小姨子陪岳母大人一起到新莊的一家醫院看診,看完診後,因為時間還早,新莊的某個商業廣場尚未營業,所以就開車往桃園的方向回去。原本想到岳母家附近的星巴克坐下來聊聊天,車開到桃園的時候,小姨子突然想到附近有一個觀光景點,其實就是以前的眷村叫做「憲光二村」。經過桃園市市政府整個修復後,這個地方已經成為地方的景點。若沒有小姨子帶路,我還真不知道桃園有這樣的一個景點。
「憲光二村」在一個黃昏市場的附近,因為這邊以前只是住家,所以也沒有規劃什麼停車位給前來的遊客停車,所以若你開車前來這邊,可能要去附近找一下停車位。據這邊服務的志工說這一個景點之前有開放過,但因為當時還沒全部整修完,所以又關閉了一段時間,待全部整修完畢後,去年又開始開放參觀。在這邊可以看到以前老榮民一家人在這邊的生活點點滴滴和當時那個年代所使用的器具及小孩們小時候玩的玩具和吃的糖果飲料等等,相當的有意思!在園區逛完一圈後,還蠻有感覺的。因為小時候有許多同學就住在眷村,以前也常會到眷村去玩,當時還不曉得同學住的就是眷村,直到漸漸長大後,才知道同學住的地方原來就是眷村!可是後來以改建為名就全部拆除了!相當可惜!所以,今天看到以前小時候眷村的住居,不免會勾起我許多小時候在眷村同學家附近遊玩和在家裏吃飯的記憶!
若您有到桃園龜山區,不知道去哪玩的話,建議您可以到這邊走走,感受一下以往眷村的生活與文化。
-
免費參觀,園區位於小子裡面,停車較不便。我們停在「龜山聖伯多祿天主堂」附近的路邊,走過來300多公尺~
這裡是全臺唯一全區保留的憲兵眷村,陸續興建於民國57年至63年間。民國95年遷村,並登錄歷史建築。我們逛了一下,有家書、老家具、老照片,很懷舊~
園區遊客不多,且有提供非常乾淨的洗手間,參觀起來非常舒服😊~
-
今天趁著週二期末課課程已結束,加上天氣好的緣故
跑來位於宿舍附近的憲光二村參訪:
首先從憲兵故事展區開始
這裡展示了過去憲兵的篩選機制、責任範圍、等等的歷史
頗具特色的是這裡放置了一台過去憲兵快速反應連的重機
可以說是遊客到訪此處必拍的特色之一
而這裡除了展示憲兵的相關歷史之外
也展示了當時眷村婦女的生活:包含了做美容美髮、開雜貨店、沏牆、開麵攤、煮飯、種菜、打麻將、做家庭代工等等,可以舒適多才多藝,無一不精,實在令人佩服!
在逛完了憲兵故事展區之後從展區出口出來進入隔壁的眷村資源中心
這裡放置了許多眷村相關的書籍
為遊客貼心的設置了附有懶人沙發及桌子的讀書區以及眷村影片閱覽室
要在這裡待一整個下午不成問題
逛完眷村資源中心後,從出口出來,前往位於對面的憲光客廳
這裡展示了當年的零食玩具以及生活用品
展區精心的設置讓人彷彿穿梭回了當年那個純樸的年代
如同化身為原眷村的居民般 身歷其中
此外也展示了當時眷村建築中的廚房、書房、餐桌及餐具等
牆面上也有桃園眷村地圖可以預覽桃園各區所在的眷村有哪些?
此館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個展區所展示的主題是「寄不到的家書」
看著看著就讓人感覺感慨萬千 在當年那個兩岸局勢不穩定的年代
家人與家人間傳遞訊息是如此困難 想著想著也意識到現在自己是多麼幸福
而此處也展示著憲光二村的歷史時間軸
讓遊客能夠在參訪的同時,也學習到憲光二村的詳細歷史
此外還有附上一些關於憲光二村的小知識
包含怎樣的家庭才能申請入住眷村、憲光二村門牌特殊之處等等
逛完之後整體的心得是還蠻高興的,當年的眷村得以以這樣的形式被保留下來
在聽聞導覽姐姐的介紹之後我才知道
原來憲光二村這塊地其實是原屬於國防部的
是由於文化部的爭取,所以才能夠被保留下來
就讓我想起先前去參訪過的信義區區四四南村
同樣是透過了大家的力量才得以保留
這讓我深受感動 多虧了大家的力量才能讓這樣的歷史得以保存
讓後代的人也能夠藉由參訪此地認識過往的鑑往知來
-
喜歡這裡的安靜,我並不是愛國情結,而是讓我認識到保家為國的國軍及他們的家人生活的地方。
這是ㄧ個很適合帶親子來的地方
但停車場🅿️需要找一下
建議google搜尋附近停車場喔
-
文青懷舊的好去處。
感覺得出桃園市政府在此處的用心,在地景節後第二次來訪,志工阿姨都很親切,假日有導覽介紹,希望這樣的地方能多保存下來,不要泯滅於歲月洪流和人為的破壞。
-
完整介紹眷村與憲兵的內容及生活過程.
環境非常乾淨.擺放物品也介紹的很清楚.
街道房子保存非常好。。很有以前的味道
對眷村的知識添加了不少.真的推薦。
小吃的餐點也不貴.不錯吃
非常適合來走走、看看唷
-
很喜歡眷村給人的共榮凝聚感,走訪過三重空軍一村、桃園馬祖新村,今天來到“憲”光二村!我們車子停在村後,道路旁的空地。
憲兵一直都是雄糾糾凜然的感覺,在雙十國慶閱兵大典,騎上重機更是帥氣逼人!我們車子從大同路開入,憲光二村就在左側,紅磚和斑駁的牆面,等著大家去看看,找出兒時的回憶.....
村落內在修復,僅開放前三區的空間,不少影片展示,還有各種藝術創作...等!我們看到了利用桌遊互動,來了解桃園地理環境和人文,還有憲兵遴選和規律生活,及不少懷舊古物(黑白電視機、手搖剉冰機、用食指撥打的電話機..)讓我感到十分懷念!
區內還有麵店、甜品店、二手無人書店、戲曲介紹....慢慢地修復,也讓眷村改建,用另一種方式復活,有機會,再帶家中長者前來參觀!
-
台灣唯一的憲兵眷村,由宋美齡指示興建的眷村。這裡曾經多達140 多戶的門戶居住,這個眷村裡目前展示許多此眷村的文物展出。來到這裡真的有台灣許多眷村的縮影。
-
御行卜示Yun Xin Post-塔羅牌占卜預約制
導覽志工熱情親切,解說詳盡。
園區內展示的區域算多,如果連同一些文獻故事都閱讀的話,可以逛個好一陣子。(園區內有將一些真實生命經驗故事的手寫信件做復刻陳列)
後方有一些地景裝置藝術和眷村老屋也很適合取景拍照~
-
我是在113年12月25日帶父母前往的,整體修復的非常好,導覽人員鄒小姐親切詳細的解說導覽,加上我們也是長期住過眷村,所以讓我們印象深刻,以後一定會再回訪,園區內有具眷村味道的「村口見麵」及文藝風的「泊堂」,整個園區設施完善,幾乎是原狀修繕保存,不會有商業化的感覺,謝謝所有導覽人員及經營團隊的用心。
-
@幾年前,光陰的故事在這邊拍攝,爾後有短暫開放園區,而我剛好在鄰近學校唸書就自己一個人跑來瞧瞧,當時沒有現在這麼漂亮的規劃…
@以前爺爺就住在憲光二村,爸爸三不五時會帶著我們從宜蘭來到憲光二村看爺爺。
@爺爺住在公寓四樓,今天聽導覽伯伯說能夠住公寓區的都是有職務「官、校」級的才能住,因為公寓是後期才蓋的而且空間比較大。原來,爺爺是有職務的軍職,我都不知道,可能小時候都覺得他兇巴巴、規定很多事情,而我不敢跟他聊天,但…現在也沒辦法了!他已經上天堂了…
@園區保留的很好,一進園區,兒時回憶都來了!記得在壓水幫浦旁壓水玩、去柑仔店買糖果、去頂樓看看花花草草、在榕樹下坐鞦韆和吊床等,然後平房區超級多人,看到很多爺爺奶奶在榕樹下乘涼聊天、我們去對面的爺爺家玩,兒時回憶湧現…時光流逝,再也回不去以前的光景。
@公寓已經變成危樓,想上樓看看原本爺爺住的房子也不行了。好像有一棟被打掉蓋新的房舍了…
@謝謝大家把憲光二村保留的這麼好,讓我們這些後代還能回味…
-
這一代本來就是眷村集中的地方,從外婆後來就從建國九村被遷到這邊來,有這一段兒時記憶,更能讓我看到這些修復後的景物或規劃有不同的感受❤️
相對的若是年輕人或是沒有參與那段時光的朋友們,這邊大概不會有太多的感動點,畢竟走馬看花的話很快就結束了😅
整體修復的非常好,包含解說導覽都非常用心,80%的資訊都在裡面了;對於童年的印象也差不多是這樣…因為是修復後再做規劃和集合,我覺得能夠呈現這樣真的非常不錯,而且難得👏
如果你拿他和桃園其他的眷村文化園區比起來,就會發現商業化少了很多,而且知性跟感動多了很多…當然如果目的是買東西/或是網美拍照發IG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想法💫
後面還有一大區空地,很期待未來幾年這邊能夠擴大到什麼程度?在下充滿期待🎉
謝謝展覽和規劃者的用心🌈🫡
-
十月國慶🇹🇼旗海飄揚🇹🇼✨🇹🇼
國慶前夕來找尋應景的國旗身影😍
隱藏在巷弄內🏘️🌳🏘️滿滿都是國旗美麗街道🎈🇹🇼🎈好好拍⚡️📸獨特的快樂氛圍🎉🎉🎉一整個讓人心飛揚✨🦋✨✨
📍迴龜🐢🌟🐢
巨大的龜吉拉🐢出現在憲光二村🌳🏘️🌳
與眷村樸實歷史文化🎭📖🎭形成強大對比💥💥
📢⚡️我眼中的龜吉拉🐢✨🐢
隨著不同視角⚡️📸讓人有很大的聯想😆😆
🛎️ 眷村裡晃一圈🌳🏡🌳餓惹嗎?
唯一的一家麵店🍜歡迎入內品嚐😋
🙇🏼♀️:眷村裡的散步走💃🏻~
細細回味眷村故事的場景📖⚡️🎬
是一個美麗的收穫❤️
讓心的🈵足惹🤗✨一個說走就走的確幸🍀
-
憲光二村
地址:桃園市龜山區明德路203巷
營業時間:09:00~17:00(週一公休)
邁入第 12 年的「桃園地景藝術節」
從即日起至 9/29 在桃園龜山登場
共規劃 10 個展區
集結超過 23 件裝置藝術作品
2024最吸睛的作品非「迴.龜」莫屬
尤其是那座高達8米的「龜吉拉」
已經在憲光二村成為超夯打卡熱點!
有三個作品
⚜️遇見魚 ⚜️龜吉拉的守護 ⚜️五龜同心
2024桃園地景藝術節在憲光二村
不僅有令人驚艷的藝術裝置
還推出了特別的互動活動—祈願竹籠
如果你也想參加這個有趣又富有意義的活動
記得留意每日的限量供應
活動每天9點開始發放竹片
平日限量30份
週末及中秋假日期間則會增加至100份
建議早點到現場
這樣才能確保拿到屬於自己的祈願竹片
把心願寫下. 掛上竹籠💖
-
很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地景藝術節的關係,人工斧鑿的痕跡太重了。
眷村原本的樣貌在策展考量後時間變得相當錯亂,無論是外觀或立面空間,在打通多間房舍後,新的樣貌掩蓋了原本的樣子,比例上拿被捏不佳,以至於完全失去沈浸感,舊物品的比例太低,小房感受不到壓迫感,大房感受不到稍微的優越感,公寓樓也封鎖未開放參觀,其實陳舊感和較低階軍官的房舍最能展現出「到底哪裡才是家」的感覺,但參觀後,只能靠文字展現,沒有什麼畫面,這是非常可惜也無法讓人留下強烈記憶點的。
-
保存完整的眷村文化歷史
現在有加2024地景藝術節
這裡汽車不好停機車尚可
免費入場有開放時間
看到這些早期的東西
就想到以前家中有這些懷舊
灶卡的位置就是倒L
浴廁的位置在樓梯下還有貼方塊磚的浴缸
黑白馬桶
吃飯的圓桌木椅、行李箱、電話、電鍋、瓷磚
現在這些東西只能懷念
-
2024/04/13
舊有的憲兵眷村
因為沒有整理而荒廢
還沒整修完就開放
覺得有些微的潦草了
懷舊廢墟風,還是等規劃完成再來吧
待驗收的戶外破牆上裝新鋁窗
是錢太多的概念嗎🤣
-
保存最原始與完整的眷村,
沒有整修更能感受到過往的生活,
最特別的是這裡的志工是這個眷村的居民,很認真的說明著過往發生的事件與人文。
適合想了解過往眷村歷史的人前來,不適合喜歡舒適、商業化眷村風格的人。
-
✧免費參觀,開放時間:週三~週六,9:00-12:00、13:00-17:30
✧交通:如果騎機車,在明德路203巷的鐵門入口(沒有看到憲光二村的標示),穿過大門與紅磚牆房舍,左邊有機車停車場。
再往裡面走,「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旁邊有空地,有一台車子停在那邊,看起來可以停車(?)。
✧可請志工進行導覽。
✧桃園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的「憲光二村」建於1968年,為桃園唯一的憲兵眷村,原有眷舍 100戶,門牌是1~101 (跳過13號);1974年增建三棟四層樓的公寓式眷舍,共40戶。
✧2008年拍攝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在此取景。
✧眷舍之間的小巷可以走到一半,有注意蛇類的標示,廢棄10多年的屋子,大部分都頹圮了。紅磚圍牆上的水泥雕飾有不同紋樣,有探險的感覺。可以參觀的地方大致如下:
(1)憲光15小客廳,有紀念印章、飲水機、文宣品、貼紙。
(2)方伯雜貨店,有飲水機、洗手間。
(3)生活館,1樓廚房、2樓空間。
(4)活動場所,裡面有一個眷村攝影棚。
(5)周儀故居,位於公寓式眷舍2樓,內有周儀簡介、地形圖、眷舍建築形式介紹等。
✧周日午後到訪,園區只有另外2人參觀,大樹下靜靜地盪鞦韆,慢慢走逛,時間靜止了。還可以到「眷村資源中心」看看書。(2024.2.18)
✧其他景點:曹丁波洋樓、龜山眷村故事館、壽山巖觀音寺
-
不用門票~
志工超親切,而且解說超詳細!
滿滿歷史痕跡
還有電視劇來踩景
-
外觀不要看就是舊舊的好像沒人整理、
要從入口進去! 眷村那年代 充滿了 單純歡樂
裡面資料介紹很豐富 只是後大半 還在整修!可以部份來看前半段的介紹 也蠻好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