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來到三元宮淨車過火儀式,從一開始電話預約到現場廟方人員讓人感到親切,儀式過程非常非常仔細👍謝謝廟方提供服務
-
看到新聞這裡發生立杯奇蹟報導,立馬前往見識。二樓有寵物燈耶,跑馬式的小螢幕出現「布丁乖順健康」這樣的文字,非常有趣。
-
非常華麗的廟宇 有很多燈籠點綴 環境非常舒服 廟方人員也很友善樂意幫忙
-
第一次來……老爺說:這裡有電視做過節目喔!👍來時已經是下午傍晚了,人潮比較沒那麼多,但依舊散發著信仰的氛圍
-
第一次來……老爺說:這裡有電視做過節目喔!👍來時已經是下午傍晚了,人潮比較沒那麼多,但依舊散發著信仰的氛圍
-
你要封路
要擺告示跟民眾說要往哪裡走吧???
直接三角錐放一排,前面路口也不指示只能向右轉?
沒有常常去的人根本不記得這邊是U字型啊!
前幾年也常常封,可是會擺告示指引欸??
-
宮廟辦活動是很好
但是路就那麼小條
要封路的話
至少也要有相關的配套措施
也沒有人員在作為指引
就放任車輛在哪邊塞車
影響的用路人
希望宮廟人員能加強這方面的配套措施
-
有線上點燈很棒!還有寵物平安燈,自己點燈之外還幫我家兩隻兔寶寶點了平安燈💕
-
恭喜🎊🎉賀喜 👏👏👏👏👏👏八德三元宮創建逾百年 將列桃園市定古蹟👏👏👏👏👏👏因為就住在附近,只要有空就會買些供品去拜拜🙏求平安健康
-
我住在興仁夜市對面,我從下午15:00一直被噪音困擾無法睡覺一直到他們活動結束,請問我無法好好休息造成我工作困擾的損失該由誰來負責賠償?我因為無法好好休息造成精神不穩無法勝任工作已經無法工作,請問這損失我該找誰賠償?民間信仰我向來不尊重也不包容,因為不干我的事,我不影響你們也請你們別影響我,我撥通電話給你們完全沒在一個人能處理事情,我已經通報檢舉,讓你們這些擾民又不知廉恥的人學個教訓!
-
八德在地最古老的宮廟,正殿所奉祀的神明為三官大帝,即名稱為「三元」,後殿祀奉天上聖母、太歲星君及文昌帝君,後殿二樓的凌霄寶殿主祀玉皇大帝。
-
拜三官大帝,有正面磁場力量,心靈有被關護到的感受!
今天主辦愛心捐血活動!!滿滿有愛人!!
-
🤔科普了一下,
原來三元宮草創於乾隆或嘉慶時期😍,建廟之初僅為一座土埆小廟,創建後歷經過多次整修。。
👉明治35年(1902)曾進行過小幅度的修繕;為八德區最古老的宮廟,是鄰近民眾重要的信仰中心。
#八德三元宮
#那道光真美
#很幸運
-
八德有名的廟,在興仁夜市旁邊,旁邊還有停車場🅿️,香火鼎盛,三官大帝,一定要來參拜喔,香火非常旺,磁場非常舒服
-
一間很棒的廟宇,除了基本的參拜以及燒金紙的基本廟宇技能外,它多了稀有的淨車功能,以為這個功能用的香客不多,但在那間好像是從早上就一路有香客千里迢迢到這來淨車,就連同停到門口就知道了,只是想淨車的話,建議預約一下會快很多。
-
每回來這裏,都感到心情安定平靜。廟方對信眾非常友善。
2月2土地公生日會有米龜,是一年一度的盛事。
老八德店地方信仰中心
-
身為「八德大廟」的三元宮,創建年代因無正確知碑文或保存史籍書冊之記載,故廟宇正確建立年代已不可考。關於建廟時間最為普遍的有種三說法:一為《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謂:「境內有創建於清乾隆2年(西元1737年)之古廟三元宮,奉祀三官大帝……」;二為《桃園縣志》所稱八德三元宮與霄裡玉元宮同為清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建廟;三為《淡水廳誌》中提及「三官祠,一在八塊厝莊,清嘉慶8年(西元1803年)疫災,莊民建設」。說法雖眾說不一,但由始墾時間推估,可確認三元宮應是興建於乾隆年間,為桃園地區最古老的三官大帝廟,正殿主祀三官大帝:後殿奉祀天上聖母,是先民開發八德地區的起點。 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鄉中耆宿仕紳見廟宇丹青脱落,棟宇傾斜有辱靈威,謀以重新經營,遂經鄉里民眾集會議決,組織「改建董事會」重修廟宇,2年後完成新建工程。其後又經多次整修,最近一次翻修則是在西元1993年,主要再於後殿及前殿之修繕工程,難能可貴的是由於當時「整建委員會」的堅持,讓寺廟主體建築至今仍能維持原貌。
建築格局為三開間、三殿及兩天井的廟宇,廟坐北朝南,於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整修,至今保存完整當代藝師的作品。前殿屋頂形式為「燕尾翹脊硬山三式」,三殿間各顯現其雕飾的美感,尤以前殿的龍柱,雕工十分精緻華麗,而其它如石獅、抱鼓石、雕塑等,亦展現出其廟宇的建築特色。在建築藝術上最顯著的特點如下:一、廟中現存傳統建築大木作匠師葉金萬、廟宇名石匠師張火廣、臺灣著名的陶匠與剪黏師陳天乞(西元1906-1991年)等大師的遺構。二、廟中匾聯、楹柱上多為當時名家真跡。三、廟中擂金彩繪,彌足珍貴。 三元宮為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正殿的主神為天、地、水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地、水三官之神,在閩南語稱「三界公」,客家話稱「三界爺」,神格僅次於玉皇大帝,此為「三元宮」名稱的由來。後殿中間為天上聖母、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而左右翼分別為太歲星君與文昌帝君。在臺灣以三官大帝為主神的信仰並不多見,而三元宮也是八德地區相當古老的廟宇,後歷經多次重修,寺廟中的彩繪、石雕、木雕等,刻劃精美,書法、匾聯文化豐富,均頗具藝術水準,值得欣賞與保存。 除廟宇空間外,三元宮每年逢農曆2月2日土地公生的「還龜求龜」,也是當地人所重視的祭祀活動,是桃園地區最大的祭龜、求龜、還龜的祭典,以糯米製成的巨大平安龜供奉於廟中,象徵
-
身為「八德大廟」的三元宮,創建年代因無正確知碑文或保存史籍書冊之記載,故廟宇正確建立年代已不可考。關於建廟時間最為普遍的有種三說法:一為《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謂:「境內有創建於清乾隆2年(西元1737年)之古廟三元宮,奉祀三官大帝……」;二為《桃園縣志》所稱八德三元宮與霄裡玉元宮同為清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建廟;三為《淡水廳誌》中提及「三官祠,一在八塊厝莊,清嘉慶8年(西元1803年)疫災,莊民建設」。說法雖眾說不一,但由始墾時間推估,可確認三元宮應是興建於乾隆年間,為桃園地區最古老的三官大帝廟,正殿主祀三官大帝:後殿奉祀天上聖母,是先民開發八德地區的起點。 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鄉中耆宿仕紳見廟宇丹青脱落,棟宇傾斜有辱靈威,謀以重新經營,遂經鄉里民眾集會議決,組織「改建董事會」重修廟宇,2年後完成新建工程。其後又經多次整修,最近一次翻修則是在西元1993年,主要再於後殿及前殿之修繕工程,難能可貴的是由於當時「整建委員會」的堅持,讓寺廟主體建築至今仍能維持原貌。
建築格局為三開間、三殿及兩天井的廟宇,廟坐北朝南,於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整修,至今保存完整當代藝師的作品。前殿屋頂形式為「燕尾翹脊硬山三式」,三殿間各顯現其雕飾的美感,尤以前殿的龍柱,雕工十分精緻華麗,而其它如石獅、抱鼓石、雕塑等,亦展現出其廟宇的建築特色。在建築藝術上最顯著的特點如下:一、廟中現存傳統建築大木作匠師葉金萬、廟宇名石匠師張火廣、臺灣著名的陶匠與剪黏師陳天乞(西元1906-1991年)等大師的遺構。二、廟中匾聯、楹柱上多為當時名家真跡。三、廟中擂金彩繪,彌足珍貴。 三元宮為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正殿的主神為天、地、水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地、水三官之神,在閩南語稱「三界公」,客家話稱「三界爺」,神格僅次於玉皇大帝,此為「三元宮」名稱的由來。後殿中間為天上聖母、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而左右翼分別為太歲星君與文昌帝君。在臺灣以三官大帝為主神的信仰並不多見,而三元宮也是八德地區相當古老的廟宇,後歷經多次重修,寺廟中的彩繪、石雕、木雕等,刻劃精美,書法、匾聯文化豐富,均頗具藝術水準,值得欣賞與保存。 除廟宇空間外,三元宮每年逢農曆2月2日土地公生的「還龜求龜」,也是當地人所重視的祭祀活動,是桃園地區最大的祭龜、求龜、還龜的祭典,以糯米製成的巨大平安龜供奉於廟中,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