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日塔(Sun‑Shooting Tower)是嘉義公園內極具代表性的地標,以下是詳細介紹:
⸻
📍 基本資訊
• 位置:台灣嘉義市東區公園街46號,位於嘉義公園高地,原本為日據時期嘉義神社本殿,戰後改為忠烈祠,1994年火災燒毀,1999年原址重建射日塔 。
• 高度與樓層:高62米,共12層樓,底層為忠烈祠,一樓以上為觀景塔  。
🏛️ 建築特色
• 外觀由褐色鋁條環繞,靈感取自阿里山神木,中央留下40米高的「一線天」,象徵被神木劈開 。
• 塔內中央有一幅青銅雕刻,高24米、寬3米,厚6毫米,取材自台灣原住民射日神話,象徵傳承與勇氣 。
• 塔口左右各有一對銅製雲豹雕像,象徵台灣守護神 ()。
🏙️ 觀景與展覽設施
• 一樓:原為忠烈祠,也作為藝文展覽空間,並設票口 。
• 10樓:「天空步道」/射日藝廊,設有透明步道可直視中心空洞 。
• 11樓:景觀咖啡廳,360度視野、可俯瞰嘉義市區,有咖啡可抵門票 。
• 12樓:空中花園,半露天,有吊床與搖椅,適合放鬆賞景 。
🛎️ 門票與開放時間
• 票價:一般票約NT$50–60(可折抵消費),優待票(市民、兒童、長者)約NT$30–50 。
• 開放時間:
• 星期三〜五:09:00–17:00
• 星期六、日:09:00–19:00(週日延至21:00)
• 週一、二公休  。
🚆 交通方式
• 公車:嘉義火車站搭乘市區66路、7211/7212 BRT至「嘉義公園站」,步行約13分鐘到達 。
• 鐵道:搭至北門車站(阿里山森林鐵路),然後步行或改搭公車 。
⸻
🤩 為什麼值得一訪?
• 在地文化交融:從神社→忠烈祠→射日塔,整體歷史與建築講述臺灣文化變遷與原住民傳說的融合 。
• 建築美感:神木紋理、空洞設計與巨幅雕刻,兼具視覺震撼與人文意涵。
• 賞景享受:高空觀景與咖啡館結合,旅行與休憩一次到位。
• 親子與文青打卡地:透明步道、空中花園與藝文氣息,適合拍照與放鬆。
-
不論你在什麼「角落」,由進入公園的那一刻開始你的眼睛「餘光」一定會被這座高聳建物所吸引,在離開「昭和J18史蹟資料館」以後約莫步行2-3分鐘可以抵達。
建物大門為面向「西邊」,特別在黃昏時整座高塔會呈現陽光折射後的「金黃色」相當耀眼,這是不帶修飾且自然的「蘋果光」,拍照入境完全沒有「逆光」問題很好取景,入內前階梯兩側各有一座銅雕作品,雖不知作者出處但觀其「勢」頗有「蓄勢待發」與「凝視盤踞」之姿。
一樓空間並不算大但仍有一些「金工藝術」可供欣賞,樓上共有三個主要樓層分別提供展示、餐飲與參觀,電梯則採透明可視戶外設計,我們在一樓購票後直奔10樓「射日藝廊」。
若對「文房筆墨」有研究或興趣的朋友這裡應該是不錯地點,有別於常見的「標準」隸書、楷書字體,你可看見來自於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創作真跡,有帶著奔放揮灑的「草書」與帶有創作感的「楷書」由筆韻、筆觸風格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們當時盡情揮毫下的心境。
這裡還有一個11樓比較看不到的特色就是位於展區中央的「一線天」,雖然四周都掛滿了筆墨作品但透過強化玻璃可以讓視線直通一樓,讓參訪者增添不同的「空間感」也算是樓層亮點之一。
離開10樓後我們步行上階梯到11樓,這裡的視野恰巧與10樓「相反」,四周圍完全由「環景視窗」所組成適合聊天、下午茶與休憩,雖然中央的防護網影響了「向下」的視線,但此時你想要獲得的是應該是放鬆心情坐下來喝杯咖啡。
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塔頂」的露天空間,順著階梯上來瞬間所感受到的是一股「流動」的氣流,透過東西向鏤空柵欄設計除了迎接夕陽,你還可以俯看這座綠蔭綿綿的「嘉義公園」。
整體來說這裡兼具藝文、休閒與觀景,特別是跑了一整天行程的我們,能在「露天觀景台」欣賞落日來收尾,這將會是腦海中一個不錯的回憶。
在完成參訪後我們接著前往第二天的第六個景點「嘉義公園-KANO園區」進行我們的打卡之旅。
-
搭電梯到頂樓全票要60元!可以折抵飲品20元,但折抵反而還要再花100多元~
上面的view還不錯啦~
-
射日塔位於嘉義公園內,是個結合歷史文化與視野景觀的地標建築。塔本身造型獨特,以原住民神話為設計靈感,從外觀就很吸睛。搭電梯上樓後,能遠眺整個嘉義市景,天氣好時還能看到阿里山方向的山巒,視野相當不錯。塔內還有玻璃步道和觀景平台,稍微刺激又有趣。
不過小缺點就是,塔內部空間有些區域顯得比較老舊,動線規劃也不算特別流暢。人多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稍微壅擠。
整體來說,如果來嘉義公園散步,順道上射日塔走走看看,是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推薦給喜歡高空景觀或歷史文化建築的人。
-
蓋得很漂亮 不過裡面沒什麼東西 客觀來說門票60有點貴 不過畢竟是嘉義地標 觀光客的話貴一下無妨 1樓10樓有一些藝術作品展示 頂樓都有裝鐵欄杆 視野沒那麼好 11樓的景觀咖啡廳才有大片的窗戶 比較適合看風景 很高所以坐電梯挺好玩的
-
嘉義射日塔
很特別的景點。坐電梯到最頂樓,可以一覽嘉義市街景。
頂樓有些很有趣的裝置藝術,看出來一個是「后羿射日」,另一個清潔隊員嗎?掛著拖把與水桶。
需要入場費。
-
公園景點之一,沒有上去,不過一樓還是有一些藝術品,周遭拍照還比較好看一些。
-
讓人感覺寧靜的公園裡有如此驚奇的建築,可以買門票(全票60)上去,上面風景很好,怕高的建議別上去
-
入場費成人一人$60
電梯只能搭到10樓,會先看到一些畫展跟地板上的透明玻璃,可以從地板直接看到一樓。
門票可以抵樓上(11樓)的咖啡廳消費,不過咖啡廳價格都蠻高的,就沒有待在裡面消費了。
繼續走樓梯到最頂樓(12樓)看風景,以為會很熱,結果意外的涼爽,風景還不錯,看一下大概10分鐘就可以離開了。
沒有很必要來的景點,真的太無聊的時候再來看看就好。
-
第一次來覺得蠻有趣的
公園很大
傍晚來風景很好^ ^
小心蚊子很多🦟
上去十樓的費用是50$
-
風景不錯
剛好有畫展可以看
門票60還行
-
沒想到有幸可以來到射日塔看到日落
差點因為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外觀錯過
還好有買門票去觀景台看到夕陽
真的很值得欸!!
讚死!推薦來看夕陽!!!
10樓還有很可怕會毛毛的玻璃地板區
可以往下看到射日塔一樓
不怕高的可以挑戰
-
第一次來嘉義玩的朋友可以來這放鬆放鬆心情!一直吃喝也需要讓身體緩緩,來這欣賞嘉義市區美景吧!不管白天晚上這裡都適合聊天看風景的好地方!一旁還有昭和十八J18購票可以進去欣賞拍照了解歷史過程!也別忘記它店外的冰淇淋店!反應兩極但可以試試!
-
原址為建於日治時代的嘉義神社,神社本殿於二戰後改為嘉義市忠烈祠,於1994年4月24日受祝融之災全毀。
舊忠烈祠慘遭回祿之後,嘉義市政府原本計畫在嘉義公園內分別重建嘉義市忠烈祠與新建射日塔,然而因當時兩項工程經費預算不足,遂變更設計將兩項工程結合,共用結構體與基礎,成為一體的設計以節省經費,並增添工程之規模。嘉義市政府以公共造產方式委由民間經營,先前由雲嘉廣播成立的射日塔管理中心負責營運。
嘉義公園位於嘉義市「山仔頂」地區,射日塔塔址為當年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的祭壇。「射日塔」塔名,即來自平埔族的射日神話:
「 相傳在太古之時,天空中有兩個太陽輪流出現,世界沒有晝夜之分,其中一個太陽比現在的還要大很多。因此天氣非常酷熱,花草樹木因此枯死,河水的水因而乾凅,農作物無法生長,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
於是族裡的人們決定,除非將一個太陽射下來,否則他們的子孫恐怕不能安居樂業,種族也將因此而走向絕滅。這個時候,有三位勇士自願接下射日的任務。於是族裡的人們開始忙著為他們準備攜帶乾糧用品。因為到太陽的路非常遙遠,所以他們三個人各揹了一位嬰孩,帶著族人的祝福,踏上射日的旅途。一路上,他們將在路上吃過的桔子種在地上,想讓它發芽,做為回程時的糧食。
日復一日,當初出發的三位勇士都已不再強壯,早已變成白髮斑斑的衰弱的老人;而當時的嬰孩們都長大了。三位勇士相繼死去;而成長的嬰兒繼承當初的任務與使命,繼續前進。
有一天,三位勇士終於到達了太陽之處,於是拉弓急射。太陽被射中後,流出一堆滾熱的血,死了。其中一人被血從頭淋下來,結束了生命;其他二位雖然都被灼傷,但仍然逃生了。走回家的路上,他們看見從前勇士們種下的桔子,已經長得很高大,而且樹上結滿了果實。
回到村子時,他們二人已經變成白髮斑斑的老人了。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天上再也沒有兩個太陽,而有晝夜之分。我們現在在夜裡看到的月亮,便是那時被射死的太陽的屍體。
-
太晚到了,不過晚上也很好拍,還能在附近的公園走走,下次會早點來參觀!
-
射日塔最底層是忠烈祠每年只開放2次給家人祭拜,上面有咖啡廳和畫展,旁邊有茶館,阿里山的茶很香好喝,目前正值鳳凰花和阿勃勒的花季很美,假日可以去走走,賞花,喝杯茶
-
花門票上來 結果風景還會被鐵柵欄遮爆 也沒有甚麼多好的景觀 室內美術展空間也不開冷氣 整個空間十分悶熱 體驗不佳
-
登頂一人60元
觀景台視野很棒!
咖啡廳因為有大面積的玻璃以供觀景 所以冷氣冷房效果不好 覺得有點悶
-
有電梯可以搭到10樓,咖啡廳在11樓
門票60元,風景不錯,咖啡ok
夏季冷氣稍嫌不夠冷
-
射日塔最底層是忠烈祠每年只開放2次給家人祭拜,上面有咖啡廳和畫展,旁邊有茶館,阿里山的茶很香好喝,目前正值鳳凰花和阿勃勒的花季很美,假日可以去走走,賞花,喝杯茶
-
位於嘉義公園內,從公園入口走一段步道就可抵達。塔高62公尺,塔的底層為「忠烈祠」一般不開放進入;頂層則為咖啡餐廳兼瞭望台,可眺望嘉義市全景。若參觀10樓以上樓層需60元門票/每人。
其中褐色鋁條紋環外皮,造型取自於「阿里山神木」;入口處有象徵「台灣守護神」的雲豹銅雕;中間高40公尺的「一線天」則是取材於原住民的「射日神話」,其中的原住民圖騰則代表了境內「原住民的精神」;10樓設有「天空步道」供民眾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