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西螺延平老街上的許家老宅建築…原為許家創立的捷發乾記茶莊而後無償提供給螺陽文教基金會讓在地的文化傳承與活化…
老宅的天井的設計風格就是美…
值得推薦…
-
位於雲林西螺延平老街上的「捷發乾記茶莊」,現為西螺生態博物館的一部分。喜歡古蹟文物的人,來西螺一定要來這看看!
創始人:許金(1874–1938)為家族第三代,於日治時期創立「捷發乾記茶莊」,並在西螺延平路興建現存的建築。
建築特色:
房舍共有三進,其中洋房式的天井更是一大特色。
一樓有一教室空間,裡面陳列了一張民國42年西螺大橋通車典禮的照片,除了很具時代意義之外,這張照片超級長!那時可以拍出這樣的照片!很厲害!
二樓更讓人驚艷!可看見「許」字位於山牆正中央,是傳統家號標示方式。也是閩南與西式巴洛克風格的店住合一型建築,是當時富商的代表住宅。
茶莊在2002年,將此老屋無償提供螺陽文教基金會,開始進行保存與活化。成為雲林第一間私立博物館,保留原茶莊格局並展示在地歷史、生態與文化。這棟建築代表西螺過去的商業繁榮與家族文化,如今轉型為文化據點,具有歷史與教育價值。
全票60元,有QRcode可掃導聆,相當用心!
-
很棒的老房子,相當有質感,別忘了去二樓看看
-
位於延平老街上的西螺生態博物館,是雲林第一間私立博物館,前身是「捷發乾記茶莊」,由許家人於1935年起建,當初是作茶葉買賣而發跡,至第三代經營者轉行,偶後於2002年無償提供老屋給螺陽文教基金會進駐整修和維持,慢慢變成現在的模樣。
房舍共有三進,其中洋房式的天井更是一大特色,參觀費用60元,裡面有些畫作和老屋藝術品可以欣賞,在此可以靜靜感受時代歲月靜止的美好。
-
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捷發乾記茶莊)
以前的房子樓梯比較陡
現在改名叫西螺生態博物館
-
日期:2024.3.14四拍攝
要收費。一樓大廳拍攝,沒進入裡面。
-
全票60元
有三層樓可以逛
有QRcode掃導聆
-
門票只60元,範圍雖不大,可欣賞古早文物和當代建築特色
-
一訪歡迎參觀,令人懷念不已;
二訪付費陸拾,支持文物復興
過年期間一位比利時的志工來這裡協助,
她蠻用心的確認每一個人都有付費入場。
文化館一景一物,觸動兒時的回憶,
長輩不懂看這些他以前用過住過的,
為何要付費?!
古績維護和保存,需經費,有理念,肯持續
為得是把先人在家園建樹的軌跡留給下一代
-
是一個好地方,會舉辦一些講座及展覽,充滿人文氣息。古屋也保存得很完整,可以看出以前有錢人家的氣派。逛完一樓後,還有二樓可以參觀,剛好陽台有一桌座椅,坐在那邊吹吹涼風,靜心正念,很舒服~
-
🎫門票一人60元,只收現金
門口很容易錯過
入口是文創、伴手禮區可以免費逛~往後走才要收門票
⭕️無「免費」人工導覽,半日費用2200起跳,適合團客預約。
散客只能掃描牆上的QRcode聽介紹,或是看牆上落落長的文字介紹
⭕️建築有好幾廳堂,後面兩廳要門票。
門票是明信片~滿神奇的,是一日票
⭕️有置物櫃空間,沒有鎖的開放空間。
提太多伴手禮可以解放雙手,這邊好好逛
有回答問題的小活動,禮物是明信片(跟門票不同款式)
👉這邊是大陸許家,被追殺而逃來台灣。現在租借給螺陽文教基金保管維護
許家目前已回大陸,他們將後門整個門面裝潢成紅磚樣式,這跟他們大陸的樣式是一樣的。
正門與後門風格截然不同,感謝路過得導覽員熱心介紹
我們原本沒打算走去後院,以為只是普通的後院
沒想到有這樣的故事與驚喜
⭕️二樓可以參觀,有保留房間模樣,看起來像是民宿~說不定有住宿服務
看起來有生活痕跡
另一廳的二樓參觀前要把包包放置物櫃
因樓上是展覽作品,可能是很昂貴吧怕你撞到
🔹整體上會推薦來走一走,不過走馬看花大概不到半小時就結束了
有一群朋友的話 會推薦報名導覽
-
歡迎YouTube搜尋
@tina1003ice
冰淇淋的頻道~不專業介紹旅遊景點。
先有評論,影片會慢慢上
-
光陰似箭回到古厝,街道某些地方還保留 巴洛克式洋樓建築,每家每戶還賣著小時候懷舊風情東西,還保留古代文物,有些店家裡面還很多古文物陶瓷鍋碗瓢盆,你只要仔細觀察必能找到童年回憶,還有很多即將失傳的飲食料理,老街上的碗粿很好吃,是在地人丸庒醬油服務小姐推薦的,確實很好吃(阿敏婆碗粿)在配上綜合湯是不錯組合,還有一家(冰鎮綠豆沙)也是必嚐美食,進去嚐冰鎮綠豆沙時,順便觀察店主她用心經營,擺設古文物鍋碗瓢盆,牆壁是土咁厝砌成,屋頂挑高設計讓房屋冬暖夏涼,讓日進入童年回憶。
-
文創店比較多, 感覺起來還是以醬油哪方面的為主 ,借問站進去要收50元門票, 但是值得啦可以看看老房子的 故事,然後有一棟老房子,可以了解台灣茶的一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