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祖祠-郭光侯古宅

景點位置

地址:台南市大廟里和順路二段87巷88號

評價

4.5
  • 5/5
    2025/07/15
    郭姓祖祠(郭光侯古宅)位於臺南市歸仁區和順路二段,建於明末清初,距今逾兩百年,原為「九包五、三落百二門」的豪華合院,見證郭氏家族昔日的興盛。 其先祖郭光侯(又名郭洸侯)為清朝道光年間武秀才,因不滿官府苛稅,領導「抗糧案」:清廷原以米抵稅,後因米價下跌改徵銀兩,卻強制農民以市價兩倍繳納。郭光侯率眾抗爭,遭官府抄家流放,祖祠亦遭焚毀,僅存正廳與殘垣。 ### **建築特色** 現存建築保留**燕尾屋脊**(象徵功名)、土角白灰牆與咾咕石基座,斑駁風化嚴重。最獨特的是西廂拱門的「斑紋磚」,來源可能是歸仁十三窯或中國,工藝失傳,全臺罕見。祠前廣場留存三座古井,其中兩井並列的設計亦屬少見。 ### **軼聞與傳承** - **「光侯聖爺」祭祀**: 郭光侯流放後,鄉民感念其為民捐軀,私下供奉「為民捐軀武生郭陞科祿位」。近年郭氏宗親重塑金身於祠內尊稱「光侯聖爺」,成立管理委員會致力保存。 - **旗桿之謎**: 相傳祖祠曾有進士旗桿座,後淪為居民擺放盆栽基台,身世成謎。 - **社區重生**: 2003-2005年透過社區營造計畫修復,現為地方文史走讀重點,南關社大常結合周邊廟宇導覽,深化抗稅歷史的在地記憶。 --- ###💡 **文化價值**:郭光侯事件反映清代臺灣民變史,其古宅融合建築珍品與反抗精神,列為歷史建築的呼聲至今未歇。
  • 3/5
    2025/05/24
    沒有開放參觀,可惜
  • 5/5
    2024/03/22
    屋脊上有燕尾,表示祖先有功名,這位郭姓祖先指的就是郭光侯。郭光侯,或稱郭洸侯,是一名見義勇為的清朝武生,因看不慣朝廷官員任意調漲賦稅,帶領民眾抗稅,所以被流放邊疆,成為後世感念的烈士,史稱抗糧案。為啥是抗糧,因為清朝原本是叫台灣人繳米抵稅,後來米價下跌,運輸不易,改用銀兩繳稅,要繳多少錢是官府說了算,原本市價一石只能賣一元,官府硬要叫民眾一石上繳二元,所以後來才會有抗稅的事件。 郭姓祖祠祠堂原是「九包五」,含前中後堂三落共一百廿道門的大合院,建築在當時算是富麗堂皇,使用建材都是一時之選,通往西廂房的拱門使用的斑紋磚,不知是來自歸仁十三窯,或是中國大陸,還有待考證,但其他台灣古厝從未見過,也沒有人知道斑紋如何燒成,可見其珍貴稀有。 郭家祖祠因清朝道光年間當地武生郭光侯,代表民間與清廷駐台官吏溝通稅賦政策不當問題觸怒官方流亡大陸,遭縱火劫掠破壞,逐漸沒落,只剩正堂大致完整,仍然保有土塊砌造、面抹白石灰牆壁,屋頂則是古色古香的雙翹礩,這種屋頂除供奉神明的廟宇,各地祠堂罕見。
  • 5/5
    2020/10/13
    認識歸仁的發展史
  • 5/5
    2020/09/26
    道光二十三年抗糧案主角郭光侯的宅邸,最後偷渡到對岸進京告御狀平反成功,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 5/5
    2019/07/10
    偏僻安靜
  • 5/5
    2017/11/12
    喜歡歷史的,這是你一個值得探索的地方
資料來源由Googl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