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園「安樂樓」建於1930年左右的巴洛克式建築,由當地望族黃萬興建,日治時期被徵用為「日本軍士官俱樂部」。戰後改為酒家、旅館,曾是商賈文人雅士夜夜笙歌的社交中心,見證林園繁華歲月,後因經營不善與年久失修淪為廢墟。
### **建築特色**
- **風格融合**:日式庭園結合巴洛克元素,中央樓梯保存最完整,成為標誌性景觀。
- **先進設計**:內設10多間包廂,樓層分設男女廁所及洗手台,在當時屬創新配置。
### **特色軼聞**
1. **《一把青》取景重生**:2015年金鐘劇《一把青》於此拍攝,荒廢建築躍升IG打卡熱點,吸引劇迷探尋時代縮影。
2. **鐵窗變武器**:二戰末期物資匱乏,窗戶防盜鐵條被抽換成木條,鐵料供作軍需,見證戰爭艱困。
3. **逃妻密道**:後巷通道原為酒客躲避妻子「捉猴」的逃生路,戰後反成遊客主要入口,狹小難尋。(佳足鞋品旁)
### **現況**
正門已拆除,僅能由林園北路91號旁巷弄後門進入。內部結構斑駁,二樓坍塌嚴重,需注意安全。雖列歷史建築,但產權複雜且修復停滯,紅磚殘壁靜訴繁華落盡的滄桑。
---
### 從軍官俱樂部到戲劇場景,安樂樓以廢墟美學封存殖民史與風月往事,成為林園時光膠囊。
-
位於林園區菜市場內,若不經當地人指示不易發現,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建築物已經荒廢無人管理,斷垣殘壁令人唏噓。觀其建築可以想像當初繁華熱鬧夜夜笙歌,客人小姐互動的紙醉金迷情景,如今殘破建築物好似訴說著往日的美好歷史~往事不堪回首也!
-
位置可能不好找
因為在小巷子內
且只有一個出入口
巷子入口在「麗嬰房」嬰兒用品店
的斜對面
-
廢墟風,就算正中午去還是能感受到陰森恐怖。
-
昔日繁華的洋樓,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只剩下破敗的建築。
-
安樂樓為建於1930年左右的巴洛克建築,日治時期被作為日本軍士官俱樂部,之後改為酒家、旅館,過去曾是商賈文人雅士聚集地,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見證林園風華的一頁,最後因年久失修沒落成廢墟;因金鐘獎戲劇《一把青》在此取景,變得小有名氣,是IG打卡的熱門景點。
-
已徹底淪爲置放雜物的廢墟,也許是歷史價值還不足,無法提供保護與後勤資源…
破敗、崩壞顯然已成定數
-
安樂樓是在菜市場小巷裡一處凋零的老建築,沒有人在做整理,滄桑的感覺也許這建築以前是繁華熱鬧的場所但時光消逝淪落到現在這破碎的場景。是值得去細細品味的地方。
-
2024/11/23路過造訪,上二樓的樓梯被施工圍籬擋住了...
其實沒有很難找,善用街景模式看一下會比較容易找到。
-
安樂樓為建於1930年左右的巴洛克建築,日治時期被作為日本軍士官俱樂部,之後改為酒家、旅館,過去曾是商賈文人雅士聚集地,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見證林園風華的一頁,最後因年久失修沒落成廢墟;因金鐘獎戲劇《一把青》在此取景,變得小有名氣
-
一把、兩把、三把青🌿
另一種角度欣賞老屋建築,斷瓦殘垣風華逝去的景色~
(  ̄▽ ̄)σ停留時間:5分鐘
-
再訪林園安樂樓
為林園北路91號旁巷內
近日有整理痕跡
沒有以前雜亂
猶見以前繁華痕跡
訴說著昔時風花雪月的時光
-
金鐘戲劇"一把青"的取景場景,建於1930年在日治時期為日軍軍士官俱樂部,後為知名的酒家,後改建成旅社。斑駁的紅牆和老舊的石梯,道出光陰的流逝。🤗🤗
-
位置非常隱密,在一間鞋店旁的巷子裡面
安樂樓為建於1930年左右的巴洛克建築,過去曾經風華一時,現在年久失修成為廢墟,內部陰森的感覺令人不勝唏噓,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整修維護,重現過往風華
-
找不到的看過來
市場裡91號旁的小水溝路
機汽車需停在外圍走進去
進去打卡拍照採點5分鐘就出來嘍
-
座落於熱鬧早市中一處寧靜巷弄,轉個彎似乎時空凝結,古老的人事物彷彿從身邊流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