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據時代遺留,東部許多地方都曾是日本農民移居開墾的地方,建造神社猶如台灣先民啟建故鄉廟宇一般,見證歷史的一段時刻。
佔地寬廣,整理有序,神道應有的都還完整,只是屬地方神社較簡樸,值得停駐。
-
很漂亮也很清幽的地方,去年颱風把樹吹倒遺跡有些受損,另外如果可以設置歷史解說牌會更好!
-
僻靜的地方,很寧靜。
有深遠的故事,下雨天也很美~
導遊好像說~神社的鳥居是後來建立的😆
-
日據時期林田村之神社遺址,原本1983年已經荒蕪廢棄,2013部分重新整理,成為一個講述歷史的文化遺址!很呼應吉安鄉的吉野村,都是聚集自日本四國移來的農民為主!
-
保有完整的表參道、鳥居、石燈籠等遺構
-
20240916平日來走走沒什麼人
參拜道 神社 很幽靜的地方
欣賞高聳樹木 涼風徐徐很清爽
-
很清幽的遺跡,星期六,沒有人,很值得沒事來放空的點。
-
遭到破壞,又沒維修,剛好去的時候,天氣炎熱,實在沒心情好好看。
-
靜謐、維護良好,要注意小黑蚊。
-
已經拆除的神社,只剩下鳥居,但是環境優美,路過不妨下車散步,看看新栽植的花旗木。也有看到新春出遊的一家來拍合照,構圖很漂亮~
-
第三天,來到了環島的第一個神社,名為林田神社。不過因為過去的一些歷史,幾乎都被破壞,而成為遺址,一下我簡單整理了這間神社的簡介,有興趣可以上臺灣宗教文化地圖查看,我覺得還挺詳細的!
根據(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記載,林田神社是一座位於移民村內的神社,日大正3年(西元1914年)日本政府在花蓮成立官營林田移民村,招募日本移民遷入墾拓,為了撫慰移民不安之情緒,移民村內興建有佛教的布教所、神道的神社,林田神社是移居來臺的日本人原鄉信仰之開端。神社於日大正4年(西元1915年)創建,並在6月6日舉行鎮座,祭神為開拓三神與平臺之神,象徵護佑日本經營新領土,例祭日為每年的10月6日。
在二戰期間受戰火影響,戰後改為鳳林區忠烈祠,民國61年(西元1972年)臺日斷交,群眾不滿的情緒轉而破壞日本時代所建之建設,神社成為最主要破壞的對象,使得林田神社受到全面性地破壞成為遺跡。
(以上來自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2024.01.16(🚲環島day3-1)
有興趣看更多可以追蹤我的
ig:twofeet_lookworld
fb:兩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