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圓環

景點位置

地址:台北市建功里南京西路103

評價

3.9
  • 5/5
    2025/04/17
    暴騎台北路過發現的小公園 原來前身是個圓環市場 因為失火改建為公園
  • 1/5
    2025/04/07
    休日の散歩 記得以前放過照片評價過、可以個人評價分數不好被刪除吧⋯⋯?! 多年後的今日再次路過、拍個照打個卡。嗯~依舊還是給個星吧!(^_^:)
  • 5/5
    2025/04/05
    古蹟圓環,可以來看看中間有個古蹟蓄水池
  • 5/5
    2025/03/08
    曾經的建成圓環裡頭全是別具特色的小吃天地,但是現在變成遺跡公園了!
  • 4/5
    2025/02/20
    幾次坐公車經過,看到這個「公園」,尤其中間有個圓池更吸引我,今天終找到機會入內參觀一下。 其實這塊土地應是「古蹟地」,一方面紀念這裡有個「1943年的消防池」,而且曾經被埋沒,挖出被列「市定古蹟」,另一方面這裡是1950年代的「圓環美食街遺址」,早年這裡可是個比士林夜市還熱鬧的平民商場,現都變成了「公園」! 事實上內裡的牌示是「建成圓環」,並無公園二字!所以應叫「古蹟遺址」,還是公園,應該要正名一下!
  • 5/5
    2024/11/05
    變得乾淨美麗 1943年台北大空襲期間建立了防空蓄水池 原來底下還有個蓄水池 增加了一些歷史知識
  • 3/5
    2024/07/10
    求學期間,美食的所在地,也是當年台北人的廚房,不過現在變成這樣,有點可惜!(當年的肉燥飯,蚵仔麵線不知道搬到哪裡去了?)
  • 4/5
    2024/05/12
    建成圓環又名台北圓環,位於台北大同區的著名地標,北側即是寧夏夜市。 1899年日本政府提出「市區改正」計畫,於重慶北路、南京西路、寧夏路與天水路等四條路所匯集的空地上畫了圓圈,成為民眾休憩的「圓公園」。圓環成形於1908年,成為鐵路淡水線腹地,以及小吃夜市。1943年台北大空襲期間建立了防空蓄水池等設施供避難之用。 戰後初期本地一直是重要的小吃夜市,但在1993年後的兩次大火,造成商圈衰退。後續歷任市長重新規劃成美食館等方式利用,卻因為動線設計、商圈轉移等問題,未能重現昔日風華。2017年合約到期後相關設施全數拆除,僅保留1943年興建的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市定古蹟)。週邊進行簡易整理,成為具有噴水池的圓環廣場休,提供週邊居民在此駐足休憩。
  • 4/5
    2024/02/20
    建成圓環為南京西路、寧夏路、重慶北路一段、重慶北路二段、天水路等4條道路的交叉處,維基百科記載闢建於1908年,此後形成夜市,成為當時臺北的標誌景點之一,還記得舊時搭14路公車總會經過這個繁華熱鬧的圓環。 小時候圓環曾經是頗為高檔的餐飲場所,記憶中長輩的經驗是雖然許多是小吃但價格卻不菲,也頗以在圓環請友人吃飯為值得炫耀之事。 經歷兩次的火災,三任市長的整治改造,都以失敗告終,做為「美食地標」的建成圓環,在1999年第二次大火後,2003年馬英九任內改建後,連年虧損成為蚊子館,曾兩度歇業。2012年郝市長任內圓環重新開幕,最後又以失敗告終,在玻璃屋建築拆除前我曾去過一次,感覺是:商店空間規劃不易,玻璃建築也難於維護乾淨透亮,店舖承租開業的狀況也不理想,最終在2016年拆除,絢爛繁華與光怪陸離的建築都歸於平靜,改建成公園廣場的現狀。 現在最大的兩個亮點是LED燈光變幻噴泉與防空蓄水池遺跡(1944年因應美軍〔無差別轟炸〕倉促建立),既然有這麼大的防空蓄水池,為甚麼仍然燒毀於兩次大火?因為後來這個水池被加了蓋子,以致於後來被人們遺忘了.....
  • 5/5
    2023/09/29
    路過建成圓環,驚見已從圓環美食大廚師化身成溫馨親子公園的清涼角落: 1950年的臺北最繁榮的夜市小吃就是圓環小吃,裡面的麻油雞麵線、三元號滷肉飯肉羹湯、蚵仔煎….都是讓人口水直流的美味佳餚。 經過兩次大火災,被強制搬遷後,再於2003年重建,未有起色,2016年拆改為廣場2017年開放使用。 廣場內的人雕像,有敲鑼、吹嗩吶、彈琴弦、小天使禱告的,這走過歷史的雕像,意義深遠。看到正中間每小時噴15分鐘的噴水池,彷彿訴說著時光流逝似水,永遠不暫停、不回頭。靜靜的看著重慶北路上的車水馬龍,現在馬上也成了歷史的一刻!踮踮的走過廣場,宛若時光巨輪衝向未來的天光而不可知!
資料來源由Googl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