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防空洞

景點位置

地址:台南市和平街

評價

3.8
  • 5/5
    2025/07/09
    新化防空洞位於台南市新化區和平街,是當地僅存的二戰避難遺跡,原建於日治時期,用於抵禦美軍空襲,供軍警與居民緊急避難。其結構以鋼筋混凝土為底,頂部呈圓拱形加固,兩側以漿砌石牆防止土石滑落,入口低矮隱蔽,內部狹窄昏暗,需彎腰進入,見證了戰時生活的艱辛。 ### ⚡ 軼聞與重生秘辛 1. **拆除危機與居民守護**: 2000年因疏於維護,政府原計畫拆除防空洞。施工至一半時,附近居民集體抗議,揭露童年與防空洞的情感連結,最終促使工程中止,形成獨特的「半座防空洞」樣貌。 2. **蟋蟀藝術的由來**: 修復時,區公所結合新化傳統「灌蟋蟀」文化,邀請藝術家葉先鳴創作蟋蟀泥塑置於洞口,象徵在地生命力,並動員居民共同修補擋土牆,賦予遺跡新生。 3. **靈異傳說**: 部分遊客反映此地磁場特殊,敏感體質者不宜久留;另地方盛傳二戰期間遭屠殺的「噍吧哖事件」義士遺骸曾暫置於此,後遷至萬應公祠祭祀,增添神秘色彩。 --- ### 現今防空洞作為大目降文化園區的活教材,雖部分解說牌損毀遭詬病,其存留仍彰顯社區公民運動的力量,成為二戰記憶的獨特地標。
  • 5/5
    2025/06/25
    最近國防很夯的議題避難防空洞,旁邊有立告示牌說明"新化防空洞是鄰近新化老街僅存的一座,地方人士認爲是二戰時期新化郡守避難的專屬防空洞。近年來因環保意識抬頭,且防空洞雜草叢生管理不易,原先警察單位決議拆除,但拆除過程中經社區居民建言防空洞有其童年生活的珍貴回憶,故南市府決議將拆除至一半的本體保存並結合社區居民的意見進行規劃,打造符合人文地景的公共藝術並成爲全民國防教育的活教材。新化區公所更邀請在地泥塑藝術家葉先鳴老師以新化吉祥物「蟋蟀」爲主題來進行公共藝術創作,賦予防空洞再生的生命力。公所運用南市府民政局社區營造替代役計畫,由役男充分與在地居民溝通共識,共同修復漿砌卵石的擋土牆。防空洞底層為鋼筋水泥,上頂則爲圓拱的形狀,兩側為漿砌石擋土牆,防止泥土鬆動滑落。本防空洞的保存過程充份展現社區公民參與的精神,經政府與社區不斷的對話,保存了居民的生活記憶,更期盼能賦予防空洞全新的使命,成功融入大目降文化園區氛圍之中。"不知道在地人會不會讓小孩來這裡玩?
  • 4/5
    2025/05/03
    一個舊時留下來的防空洞穴,純粹拍照留念的打卡點
  • 5/5
    2025/04/27
    前門可以走下去,但裡面有點可怕。後面有一道鐵門平常是關著的。從來沒看過這樣保存良好的防空洞,後續因為藝術家的創作讓此處變得遊客走過絕對會停下腳步的地點😃
  • 5/5
    2025/03/25
    新化唯一的防空洞位於新化日式宿舍群內,是當地少見且保存良好的戰時遺跡,也是新化區重要的歷史見證之一。這座防空洞建於日治時期,當時是為了因應戰爭可能帶來的空襲威脅,提供軍警與住戶在緊急時刻避難使用。 防空洞入口隱身於日式宿舍旁的角落,外觀低矮簡樸,以水泥結構為主,雖不顯眼,但走近觀察仍可感受到那段歷史留下的厚重氣息。通道狹窄而昏暗,進入時需要稍微彎腰,內部空間雖不大,但當時能起到相當實際的防護作用。 我們是在2025年3月25日前來探訪,看到這處保存完好的防空洞,令人不禁想像過去居民緊急避難時的情景。它雖然不像一般觀光景點那麼華麗,但卻承載著新化在時代動盪下的真實記憶。 這座防空洞目前為開放式參觀,作為歷史教育與文化資產展示的一部分,非常值得一探。如果你來到新化日式宿舍群,別忘了繞到這個角落,看看這座新化僅存的防空洞,感受歷史曾經留下的足跡。
  • 3/5
    2023/12/31
    這個地標應該只有在地人才能感受到它存在的意義
  • 3/5
    2023/12/13
    有經過的話可以看看,往下走,直接就可以通到後面樓梯在上來。
  • 4/5
    2022/11/16
    位於武德殿對面,是新化老街現存唯一的防空洞。 防空洞保存完整,洞旁還有代表新化象徵的蟋蟀石雕,是走訪老街可以順道一遊的景點。
  • 4/5
    2022/05/08
    新化民眾願意將歷史古蹟保存下來真是件好事。防空洞位在新化武德殿斜對面的和平街上,那隻蟋蟀很可愛。 告示牌節錄如下: 「新化防空洞Sinhua Air-raid shelter」 新化防空洞是鄰近新化老街僅存的一座,地方人士認爲是二戰時期新化郡守避難的專屬防空洞。近年來因環保意識抬頭,且防空洞雜草叢生管理不易,原先警察單位決議拆除,但拆除過程中經社區居民建言防空洞有其童年生活的珍貴回憶,故南市府決議將拆除至一半的本體保存並結合社區居民的意見進行規劃,打造符合人文地景的公共藝術並成爲全民國防教育的活教材。新化區公所更邀請在地泥塑藝術家葉先鳴老師以新化吉群物「蟋蟀」爲主題來進行公共藝術創作,賦予防空洞再生的生命力。公所運用南市府民政局社區營造替代役計畫,由役男充分與在地居民溝通共識,共同修復漿砌卵石的擋土牆。防空洞底層為鋼筋水泥,上頂則爲圓拱的形狀,兩側為漿砌石擋土牆,防止泥土鬆動滑落。本防空洞的保存過程充份展現社區公民参與的精神,經政府與社區不斷的對話,保存了居民的生活記憶,更期盼能賦予防空洞全新的使命,成功融入大目降文化園區氛圍之中。 指導單位: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養護單位:臺南市新化區公所
  • 3/5
    2022/04/07
    告示牌已經不見了,車子亂停被擋住,很不顯眼,應該做好維護。這個防空洞感覺是蠻特別的,但是看不懂
  • 3/5
    2021/09/22
    (2021.3.1) 外面的講解立牌已經爛到無法辨識了,爭取一下經費做個好一點的立牌吧...徒留景物,沒有故事背景的解說,這樣很難有所感受啊。
  • 4/5
    2021/06/19
    一個算新化保存較完整的古蹟景點,但對於有敏感體質的人而言,不是很建議待太久。
資料來源由Googl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