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光必踩點
來到大稻埕一定會來迪化街,這裡是台北很重要的地方,南北貨、布市、中藥材等等應有盡有,平、假日都能逛
據老一輩的人說,這裡是很繁榮的商業區,年節採買也會來這一區
休假時也很愛來這裡走走,交通也方便,可以從北門站走過來,也能從大橋頭站出發喔!
-
「比比登推薦」比比鼠鼠覺得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老街區,也很長,裡面都是百年老店,早年聽說大家都巴不得房子趕快到掉爛掉好更新,但是現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變成是極具特色的商業老街區,維持古色也是地方的重要共識了。
-
今天的迪化街很不一樣喔
古色古香是基調
今天加上不一樣的點綴
粉紅色的草莓熊俏皮的擺著姿勢向你問好
高掛在樓頂的三眼怪像個圓球的盯著路過的人們😅
期待明天又會多出那些卡通明星
放暑假的孩子們快去追星
大稲埕碼頭平日和假日很不一樣
期待假期
還有重中之重
霞海城隍廟締結你的好姻緣
-
迪化街是一兩百年前台北的「市中心」,也是大稻埕的核心!在19至20世紀中期,台北的發展就是大稻埕的發展,而大稻埕的發展就是迪化街的發展。
除了採買南北貨的人潮,外國觀光客也相當多,從大橋頭或北門捷運站走過來約5分鐘,分別會抵達南北入口。迪化街最繁華的區域在民權西路至南京西路間,南邊永樂市場更是熱鬧,除了年貨大街外,許多老宅翻修,咖啡廳/茶行、餐廳融合了新舊交錯的氛圍,十分值得來尋幽探訪!
美食也是迪化街的招牌,除了隨處都可見的草莓大福外,從北門站過來,一開始的永樂市場除小吃三本柱「林合發油飯、林良號潤餅、老竹子三發包子」和兩家生魚片「丸隆、漁匠甘霖」外,周圍還有「孤獨的美食家」五郎曾來訪的永樂擔仔麵、蔡古早味蚵嗲、500碗推薦民樂旗魚米粉、永昌和顏記的杏仁露、創意手搖「大盜陳」等等。
再往北走則有「度小月」的擔仔麵、老阿伯胖魷焿、妙口四神湯肉包、稻舍食館、夏樹甜品、同安樂等。至於說到咖啡廳、茶館和文青商店更是讓人選擇困難,各有特色。
迪化街於清咸豐年間的1850年代左右就已開發,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臺北重要的茶葉、南北貨、布匹及中藥材的集散地,是大稻埕地區最重要的市街。
-
店家轉換的很快,餐廳競爭激烈,所以都有一定的水準品質。
這次跟朋友待了兩家餐廳,第一家|預見日好 Good day (中式簡餐)還不錯吃
第二家|牧山丘義法手作料理
披薩🍕好好吃,薄片皮的那種,酥脆爽口,加上不手軟的牛肉口感極好。聽老闆介紹才知道開8年了🤩
這家餐廳會讓我想再訪多次的餐廳。已經邊打字分享邊吞口水🤤想念菜色味道了。
都來到迪化街了一定要來 /滋養|購買甜點一下,我紅豆控😋 滋養的紅豆餡甜點我都愛,可惜已過它大福草莓季了。
不過街上這家的草莓🍓大福也讓人驚喜的美味👍
-
台北市最有年味的老街,以迪化街為中心南北貫穿大稻埕,年前的年貨大街人潮川流不息,其他時刻人潮略少,更是漫步欣賞老街立面街屋古韻的好地方。
老街以永樂布業市場及霞海城隍廟為核心,各式百年老店、傳統小吃、中藥南北貨,以及新潮的文創商品、美食餐廳、酒吧咖啡屋等沿街展開,好不熱鬧。清代、日治、民國與當代文化交融,在此留下許多可觀風華與歷史。
大稻埕興起於清咸豐年間,因福建同安人在艋舺的械鬥中落敗而遷移至此地,後因淡水河河運及茶葉貿易興起成了豐庶之地,曾經富甲一方。成排的紅磚街屋,也因此在地顯赫過往而能保留至今,成了台北最具古意的老街,是各國遊客訪台的首選之地。
迪化街以南端較為熱鬧,離捷運北門站步行約8分鐘。北端近台北橋較為清幽,更顯餘韻,離捷運大橋頭步行同樣約8分鐘腳程。
-
Ching Wu (Lv. 10 Local Guide)
大稻埕在文化恐怖份子(X) 文史工作者(O)的努力奔走之下,維持住了其歷史面貌,沒有為了拚經濟而消失,如今我們才能走在對於汽車來說過於狹窄的街道上,低頭、抬頭、環顧四周,仔細觀察過往遺跡,與其背後的大小故事。
詳細介紹可以參考照片~
-
迪化街以民生西路為界
民生東路南至南京西路通稱南街,新創與傳統店家交錯。
民生東路以北至歸綏街稱中街是年貨大街百年老店商號聚集。
民生東路向北至民權西路稱北段多為米店、竹器、油行老鋪。
每一段都有不同風貌很值得散步在巷道間細細品味,特別是歸綏街後段中街及北段,集中許多文創商店如琅茶,古飾店美好時光展覽空間如埕樂通,葉晉發商號,茶餐飲展間同安樂及老字號新裝如茲養 ,六木埕,洪儒堂,新元中藥行,杜甲香料等借著迪化街老宅活化,提升文青風新視覺,新舊共榮感完美交會。
-
一路上有許多古色古香的紅磚建築物
並且有許多在地特色小店
咖啡店、茶葉店、伴手禮、台灣LV菜籃..等
或是裝潢的非常文青的店家
晚上沒有什麼遊客
逛起來非常舒適
在大橋頭捷運站下車後步行十分鐘
從迪化街十六連棟開始逛起
一路直走約二三十分鐘
就可以抵達永樂市場與霞海月老廟
算是一個不錯的動線
但要注意很多店家只開業到五六點
記得不要太晚來